《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是一本我在网上看到樊登或者俞敏洪老师推荐的随笔。很久以前就知道这本书了,但一直没有打开来看。直到我跑步了快五个月,偶然间想到别人的跑步是否也能让我有所思考,于是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想探索当跑步时应该思考些什么。
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更合适的应该是《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不知道是译者笔误还是出于作者的意愿,因为当我们跑步时并不会去谈论,而是在自己的脑子里思考。根据我自己跑步五个月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我在长跑期间其实并没有思考太多的事情。只是一种单纯地迈开腿、一直向前的惯性动作在推动着我前进。在阅读这本书的几天里,我不幸感冒了一周,这有点讽刺的意味。坚持了五个月的跑步却因为接受了一点空调带来的寒冷而感冒了。这让我有些自相矛盾,怎么锻炼身体免疫力会变差呢?但我并不会把生病的原因归咎于跑步,至少它让我们意识到跑步应该科学进行,科学指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来安排。
对于这本书,我不敢妄谈想要总结和提炼些什么内容,但至少我应该摘录一些书中的段落和大家分享。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很多段落的文字让我产生了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证明了它们的观点值得深思体会。
“跑步无疑是有魅力的:在个人的局限性中,我们可以有效地燃烧自己,哪怕只是一丁点。这就是跑步的本质,也是生活的隐喻。”
“生活的质量不在于成绩、数字、名词等固定的东西,而是在于行为中的流动性。比赛结束后,我们还是要回到各自的家里,回到各自的日常生活。”
“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看不见,但可以用心感受到。而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需要付出低效率的努力才能获得。”
“成绩、名次、外表、他人评价等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像我这样的跑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用双脚跑过每一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我已经尽了我应该尽的力量,忍受了我应该忍受的苦。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中,我不断汲取教训,不论多么琐细都没关系。”
村上春树说:“只凭意志坚强就可以无所不能,但人生不是那么简单。我能够坚持跑步几十年,恐怕是因为跑步符合我的性情,至少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就是这样: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下去,而不喜欢的事情怎么也坚持不了。”
以上是我摘抄的一些段落,可能无法引起太多的共鸣。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对我非常有帮助。我也在想村上春树为什么开始跑步。他还没毕业就开始经营一家小酒吧,并逐渐成功。但内心的坚定让他选择了成为一名作家。长期伏案写作和大量吸烟导致他的身体越来越肥胖,影响了他的健康。这与大部分跑步者开始跑步的初衷是一样的。俞敏洪老师常常把人生比喻成为马拉松比赛,比的是耐力而不是速度,目的是让人静下心来,不要急功近利。马拉松比赛和人生一样,一开始在没有开跑之前,我们就知道一定会很痛苦。我们会问自己是否还要坚持下去。人生也不会完全按照计划发展,它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要从内心接受它,不要因为现实中的变化而使周全的计划被打乱而感到沮丧。在国内的马拉松比赛中,半程马拉松跑进3小时可以获得奖牌,全程马拉松跑进6小时才能获得奖牌。全程马拉松是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是21.0975公里。现在我还不能称自己为一个跑步者,但跑马拉松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体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也许在遇到瓶颈期时会感到厌倦,甚至觉得跑步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