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可惜,作者搜集史料的能力很强,但缺乏更深刻的问题意识。读到第四章就有点怀疑是不是博士论文改编,因为拼贴痕迹感重……类似于找出相关性拼图,但没有拼成一个有意象的图像。
以上海但作者对上海在整个战争中的位置把握有点失焦。将上海完全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在叙述和建构,这本身就挺男权的……还忽略了上海内部的分裂性……
将长城与麻将并置,明明可以深挖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身份冲突,作者却一笔带过了。不同阶段《女声》杂志的意识形态背景,也凸显了上野千鹤子强调的「国家暴力对女性的双重压迫」。后面女性无法获得三个金币,鲁迅林语堂相继出场,暴露出无论多么精神高洁的男性,女性在他们心中都在公共世界中没有位置。梅兰芳、抗战夫人和杨绛这三章节的论述,也过于围绕战争的主流叙事了。实际上,我还挺期待作者给出不同的惊喜,因为女性在战争中除了一种服务和被裹挟的视角外,她也有她的故事和情感啊。尤其感觉这里塞托和列斐伏尔的理论都可以拿来重新审视杨荫榆和杨绛的故事啊。真的好可惜……
后面章节的叙述也暴露了作者对于女性与战争问题意识的羸弱。她无法把握住那个时代,女性面对战争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也无法清晰地诠释女性作为一个附属身份不断被定义、被凝视、被工具化使用过程中,女性从个体化角度挣脱出来的人性之光。她不是被拯救的祖国,她是拯救祖国的人。女性是富有接纳性的,她要的不是对抗,而是「活下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