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心理学专业者,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也如雷贯耳。今天——2023年9月23日,是这位精神分析之父逝世84周年。 经典是经得起岁月和历史的反复验证的作品,这些作品越经久越能展现出其核心的光彩。而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无疑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今年8月出版的《自我与本我》是德语原版,没有删减,同时还有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博士李孟潮的解读,解决了很多读者的难题,对初学者尤其友好。 全书选取了弗洛伊德的三篇经典作品:《超愉悦原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自我与本我》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心理学史上的重大思想革新。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自我、本我和超我组成,而这三个我与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又可看作一体。在这一结构中,本我是无意识的,而自我和超我则是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综合体。这里的“前意识”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它在人格理论中指的是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部分,而我们日常提到的“潜意识”可以等同于“无意识”。 这三篇经典作品可以看作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史。在我看来,《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已经为《自我与本我》奠定了基本框架。个体的研究必须与群体研究相结合,因为人与群体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弗洛伊德在群体研究中区分了小群体和大群体,并认为群体心理学更倾向于研究大群体,即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社会团体和机构。 我在这篇文章中注意到一个观点:在群体形成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情绪会被强化”,即情绪会达到其他条件中难以达到的高度。这使我想起之前一直无法理解的群体的狂热和恶行,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可以解释为群体中的自动强迫现象,越是简单的情绪越容易被唤起并迅速传播。 即使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读这样的大师级作品也是有用的。我认为它可以让我们在看待事物时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思考,而不是盲目站队和下结论。同时,它还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而不是自我否定和内耗。 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这是弗洛伊德三个我本质意义上的问题,也是我们人生成长和追求的关键。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