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起始于德国人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山东高密修建铁路。当时,国人以为铁路、火车这种东西是要食人魂魄的,而清政府的伪败和腐朽在列强面前不堪一击。
猫腔戏班的版主孙丙因有一把姣好的胡须而惹上了高密县令。原本他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走街卖艺的戏子,虽不入流,却也潇洒快意。然而却被自己毁掉了这样的生活。他只得转头安生生活,娶妻生子,开个茶馆维生。
却遭逢妻子被德国人侮辱,子女也被德国人戕害。一怒之下的孙丙打死了一个德国人,因此而得罪了德国人以及政府。他只得逃走去学了义和拳开神坛,纠集群众准备破坏德国人的修铁路计划。然而,在列强的炮火下,国人只凭着精神意识要如何胜利只能是被血洗了村庄,孙丙也因此被抓入狱。
德国人和袁世凯要求对孙丙执行一种极其残忍的酷刑。前任刑部刽子手也是孙丙的亲家赵甲提议执行一种叫做“檀香刑”的刑罚来惩治孙丙。故事以孙丙被执行檀香刑而结束。
故事的每一个章节开头都用猫腔的戏词开头,在中间也会夹杂着一些戏文,甚至最后,也结束在孙丙的一句“戏…演完了…”。所以整体的感觉就是民间艺术的宣扬之感。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会给人一种难以理解、懂、或者可以欣赏这种艺术的同道中人会觉得这个东西很吸引人,也很认同这种书写的感觉。但是不懂、或者说不太欣赏这种艺术的我便会觉得读起来有些不能感受。很显然,我是后者。因为没有听过,而且本身也并不喜欢戏文这种形式,所以读起来,不能感受那种夹杂着猫叫的表达形式。所以,对于我来说,晦涩感是存在的。
但抛却猫腔的民间艺术之外,会看到作者在为民间艺术发声的同时,也讲诉了清政府当时的无力和腐败,也讲述了身为无辜百姓的悲惨,还有最重要的中国先进的刑罚技术。
我用了“先进”这个词,是因为作者在书封面写了这么一段话“中国什么都落后,唯独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独特的天才,让人忍受最大的痛苦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这样的艺术真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啊,这样的艺术,我们宁可舍弃,也不要延续存在呀。
而这段话真正的触目惊心,就如同被执行了的孙丙的生不如死。
作者在后记中写,这本书是不合时尚的,在崇尚借鉴西方文学的潮流中是不合时局的。但我却认为,这是一部民间文学的传唱,虽触目惊心,却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民间艺术的流传形式,虽残酷,却是我们本身文化的一个部分,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在如今依旧借助于西方文学发展的潮流下,这些作品才是我们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不是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