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全名叫《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我是在地坛书市遇到这本书的,当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有些书摊已经关门了,有些开始赶人,也有些商家在等待客户慢慢挑选。客户挑好书并付款时,商家会附赠一声谢谢,感觉很有意思。就在这个书摊上,我买到了这本书。
我家里已经堆满了很多书了,为什么还要去买书呢?就像虱子多了不怕咬,欠账多了也是一样。反正也读不完,就随意地堆在那里吧!虽然有听说过书放在家里也会通过量子纠缠进入大脑,但我对此并不相信,因为没有科学依据。不过这本书的第一章打动了我,有时候我会因为一句话而买下一本书,也会因为一个书名买下一本书。对我来说,喜欢的书很难抵挡,感觉钱包总是会被掏空。
打动我的那句话是:“你对金钱的个人经验可能只有0.00000001%符合实际,但它构成了你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主观判断的80%。”这让我意识到,我对钱的了解太少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受困于金钱。
这本书是由美国摩根·豪泽尔著,李青宗先生译的。译作非常优秀,表扬一下李青宗先生的翻译技巧,信达雅都做得很到位。我很久没这么畅快地读一本译作了。我常常在思考,读译作时总觉得云里雾里,不知道是原作写得糟糕还是翻译者功夫不够。不过由于我的英语水平有限,否则我是绝对不会费力去读翻译的文章的,这太煎熬了!
关于这本书,我从中得到了三点收获:
第一点是,财富是看不见的。当我们见到别人拥有豪车、名牌和豪宅时,并不会感到羡慕。但实际上,当他们购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总额就减少了。钱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陪伴在你身边。所以,如果你花钱购买东西,最终你只会拥有这些东西,但你会变得没有钱。虽然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很多人仍然需要有人提醒他们。可惜的是,我们只听到自己想听的话,或别人希望我们听到的话,对于世界的真相,很多人并没有留意到显而易见的事实。要看清世界的本质,需要用心去观察。
第二点是,存钱。存下来的是财富,花出去的像浮云一样消失。存钱是为了购买房子首付、买车、旅游等等。当好日子过惯了,我们会觉得这种好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事实并非如此,明天并不一定会更好。存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我们往往会刷爆自己的信用卡。只要我们能按时还款,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当黑天鹅事件来临时,我们可能会束手无策。这时我们应该砍掉一些非生死开支,开始存钱,实行量入为出。如果有必要,也要尽快弥补以前的财务漏洞,否则没有人能在扣除高额利息之后留下什么余财。拥有备用金很关键,它能解决突发状况。这个备用金应该足够覆盖3-6个月的开支,这样一旦遇到问题,就不会太为难。
第三点是,人是会变的。无法得到的永远会令人不安,即使得到了也不一定如愿以偿。人类的心理是多变的,一直在变化。事情经常变幻莫测,无常是常态。正如李宗盛的歌词中唱道:“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年少时梦想的实现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每份工作都有烦心事、问题和压力。如果你觉得别人过得比你舒服,只有一个可能,你和他不熟悉。
作者举了他的一个同学他是他所见过的最努力的人之一,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尽管他来自无富豪家庭,也没有出色的天赋,但他克服了一切困难,努力通过医学院并最终实现了其中一个最受尊敬的职业。但是,他现在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相当失望。15年前的他梦想着这个职业,现在却对它感到沮丧。人类的心理是变化无常的,我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的想法。在绝望之际,我们必须意识到事情并不只是看起来那样好或那样糟糕。历史就是一连串的糟心事,我们的心胸需要足够宽阔。
“小女孩问里昂,人生是小时候这么难,还是一直都这么难。里昂说,一直都难。”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的心理在不断地变化,苦乐都是相互交织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