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买了已有两年,一直被这厚厚的500多页吓退。在这个燥热的初秋,终于得空把它读完了,耗时约一周。
毫不夸张地说,读它的过程就像掉进了水里。我和书中的人物都在水里挣扎,想上岸又被拖下水,根本无法呼吸,太煎熬了。读完了,我也终于可以上岸喘气了。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因为某些综合的原因杀了两个老太太。之后他一直处在极度痛苦中,最终在索尼娅的感召下决定投案自首。两人也萌发了爱情,获得了新生。
一个看似不太难的故事,托翁用了500多页来讲述。其中有很多大篇幅的心理描写,读得我很多时候都想捶桌子。这些心理描写虽然很“臭”又很长,但又太精准了。正是这些对人性的精准把握,才使得这部作品广为流传。
尤其是他和警察波尔菲里对话时,关于两类人的分析,有一种被撕痛的感觉:“第一类人,也就是那些材料,总的来说,其天性是保守的,四平八稳的,他们俯首帖耳地生活,而且乐于俯首帖耳地生活。在我看来,他们也必须俯首帖耳,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并且对于他们来说,这完全不是什么有伤尊严的事情。第二类人全都违规犯法,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破坏的分子,这要根据他的能力而定......依我看,是可能会允许自己踏过血泊的。”
他把人分为虱子和伟人两类,觉得自己是第二类人,是拿破仑式的人物,因而杀了人,可以不为法律所约束。但其实,他杀了人后发现,自己无法跨越从“凡人”到“伟人”的界限,他也并没有成为“伟人”,反而过得比虱子还不如。
另一个有意思的人,即那个五十岁的地主斯维德里盖洛夫,前期的他恶贯满盈,却在最后施舍钱财做尽好事,开枪自杀。这前后的转变,我真没弄明白,他为什么自杀,是因为要赎罪吗?
总之,这本书有太多的点可以写,篇幅所限,后面继续。
最后,读这本书之前,要做好几个心理准备:
人名:很多人因为俄国文学人名难记就放弃读它,其实挺可惜的,但这本书附赠一张人物关系表,方便记忆。这些人名也不需要全部记住,只需要记住你能记住的就可以。而且这本书的人物总共也就二十多个,比起那一二百的,算是简单多了。大部分人物在100页之前就出场了,记人名比想象的简单。
版本:网友说汝龙译本的最好。当时买的时候没考虑到这方面,买的是曾思艺译本的,读完觉得也可以,汝龙版本的还没读过暂不评价。
注释:很要命,注释全都放在最后面,每次看注释都要往后翻,很不方便。要是放在每页的下面就好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