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现象级爆火,文物再次活跃于大众视野,文物又一次迎来“复兴”的高潮。本书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到动荡,从石器时代到大唐盛世,作者对各种艺术品进行了深入探究。
青铜时代各种文化的广泛传播,最终让萨满祭司的阶层统治了社会。巫术-宗教领域的政治主导地位影响了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因此,技术进步导向了礼器,而不是农耕技术。这一点可以从各种出土墓葬中的物品证实。二里头遗址,以及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出土的同时期物品,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一批青铜器。
东周时期的百家齐放打破了宗法体系,社会动荡让战功和财富成为新阶层的起点。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使得技术工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钢铁冶炼技术也被应用于除军事外的领域,曾经只用于仪式的青铜器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人们挖掘运河修建大坝等,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当时的人类社会都得到了良性发展。而后续的发展也证实了中国古代社会质的转变。
早期社会生活围绕宗教仪式展开,因此当时的器具大多为祭祀等复杂仪式所需的玉器和青铜器。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的艺术可以被视为对统治阶级和神界关系的展现。贸易的发展使社会更加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物品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宗教对于文明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人们总会寻找灵魂的慰藉。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道德和意识形态混乱不堪,大量哲学思想崛起。最终,儒家成为社会的基石,而道教随着帝国的瓦解而衰落,佛教则趁机崛起。有意思的是,佛教发展初期为了融入中国社会,佛教的传教者经常使用道教术语,并传播两教相同之处。这一点真的很有意思。
本书通过文明与文物来追溯中国历史变迁,图文并茂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唐朝虽然覆灭了,但覆灭的只是历史中的一个朝代,文明依旧在继续传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