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莫奈是因为《睡莲》是我最喜欢的油画之一。想要了解他的其他作品则是因为丰子恺,《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这本散文中提到了莫奈对于他的影响。恰好,我最近看到博物馆推出了《遇见·莫奈》的展览宣传,展示了我最喜爱的《睡莲》真品。因此,我购买了这本书,希望能更加了解莫奈的其他画作。
个人对于美的感受是很私人的,充满无法动摇的主观性。尽管印象派最初是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闻名,但我对于浮光跃金的想象已经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达到了至臻巅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无他人能够超越这幅诗作赋予我的幻境美感。因此,我对于莫奈的《日出》只有对于他对水面光影动态的捕捉感到钦佩和惊叹,而并未因他的英名而引发留恋之情。
然而,《睡莲》在我心中的地位却如同《滕王阁序》中无法替代的浮光跃金一般。它的沉静、温柔和唯美,以及它墨蓝色基调下的绚烂,水中树荫的轮廓都带着一种如梦似幻的迷离美感。那不仅仅是关于景物的美,而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超越物质的束缚,渲染在画布之间的情绪流淌。如静默流淌的溪流,如随波摇曳的水草,如轻盈梦幻的睡莲。莫奈晚年的艺术造诣达到了巅峰,他将印象派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展现了禅意静谧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他灵魂深处超越肉体束缚的纯真情感。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之作。
《莫奈:光的印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莫奈从默默无名走向艺术大师之路的过程。他画海港,画人物,画小镇,画火车站,画倒影,画干草堆,画塞纳河,画白杨树,画威尼斯,画日本桥,画伦敦雾,画国会大厦,还画睡莲。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光影,从水面的波光倒影到雾气的迷蒙缭绕,他对于能够抓住光的主题渴望不已,他希望表达的就是光影之美。直到最后的睡莲,他超越了版式、布局、景物,甚至超越了光影,真正彻底地表达了他的灵魂。在完成了最终的灵魂宣泄之后,他欣然离世(我相信他是心满意足的,在他晚年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感受到这种情感的表达)。他走完了他所有的思考、研究和实验都是为了最后那个喷薄而出的《睡莲》所做的准备,他每一步每一次画笔的调整、改变和实验,都是唤醒《睡莲》的一次过程,直到它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
当然,这本书无法让你完全了解印象派,但可以让你从一幅幅画作中走到《睡莲》,走入莫奈的灵魂,然后感受他带给你的宁静之美。这或许也是我为什么如此钟情于《睡莲》的原因,因为功成名就之后,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在一座如梦似幻的花园中倾诉灵魂,总能带给你无限的生命感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