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议题太过宏大,选取地区只有江浙上海,其它地区并未涉及;时间范围大,篇幅小。仍有待精细资料搜集支撑。但是有些结论和趋势很有意思,发人深省。
第42页寺庙破坏运动在北方造成的冲击很大,在南方则相对较小。
第44页为何南北有差异与南北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均有关。南方寺庙群连结多半紧密,结盟抵抗条件较充分。
第45页破除迷信与风俗改良多半集中在都市与大型市镇;庙产兴学风潮则不分城乡,横扫全国。潘淑华认为在民国当局及社会精英眼中,城市无异现代化大本营,将反迷信使命带去乡村,并不代表城市居民从此抛弃宗教生活,许多城里人借助现代交通,外出参加各种宗教活动。
第56页离县城越近,被改造为公家机构就越多。
第59页庙产兴学在城乡通常都比较平和,破除迷信常常引发暴力冲突,且以城市居多(趋新青年受革命思想感染,容易引发守旧派冲击)。
第69页近代宗教出版事业的繁荣是民国宗教文化的主要特色,具有高度公众性。
第113页对于近代精英人士而言,宗教提供了信仰的源泉、个人和家庭危机的指引,以及扶持自我及他人度过苦难的力量。
第141页宗教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可以并行不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