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的逻辑是这样简明:即使我怀疑一切东西的合理性,但是我怀疑这个行动必然是一个思维活动。我不能怀疑我在思考。然而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并不是一个因果关系。即我思考这一行动并不产生我存在这个结果。我只有思考,我的存在才是确定无疑的。这是认识的第一步,即确定了“我”这个思维主体的合理性。有了“我”才有认识。至于这个“我”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东西导致“我”存在,是什么东西维持“我”存在,并不能从这个命题推导出来。只能说我存在是我思考的前提,我存在先于我思考,但不一定能说我存在是我思考的原因。这是笛卡尔从普遍怀疑的方法中得出的第一个命题。由此也是近代理性大厦的第一块基石。
反论:这个命题包含一个隐含条件。既然我思考可以推导出我存在,那么什么东西推导出我思考?有人说我思考这件事难道不是不证自明的吗?我意识到自己在思考,我直观到自己在思考。我们来考察以下两种情形,由此来验证我的观点。
证明:第一种情形,一个人无论多么了解我,他都很难知道我是不是在想问题,在想什么问题。换言之,从外部无人可以验证我思考这个命题。这是符合公众认识的。另外一种情形,我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叙述某个问题,而这时我却在分神在想别的问题。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却感到诧异,因为我明明在教室,意识却已经不知道去哪了。由这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意识和直观带有模糊性和一定的随机性。因此从内部我自己也不一定能验证我思考这个命题。即使我有很大把握说我在思考,而且我没必要欺骗我自己,但是仍然排除不了我不在思考的可能性。即我思考这个命题不具有必然性,无法自证。我思考这个命题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无从证明。所以说我思考仍然只是一个假设的命题。
结语:虽然从原则上我不看短命的人写的书。不过笛卡尔先生的论述太精彩了。每每读来心潮澎湃。对于这位在科学和哲学领域都成就斐然的泰斗级学者。没什么赞誉之词比读他的书更能肯定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