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书,莱特曼宇宙三部曲之一。
作者同时还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跨科学与文学任职的开先河者。先后任职哈佛大学天文学助理教授、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研究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科学与写作教授与物理学高级讲师。作为小学渣我可太崇拜作者了,怎么能有这么厉害的人呢。
科学家笔下的文学世界就有一种难以描绘的奇幻式浪漫色彩,即有直男般的理性、又有艺术家的理想化色彩,世界在他们笔下显得宏大又神秘。
本书是作者的一些随笔组成的,主要是探讨了宇宙中的无限大和无限小,以及对于“虚无”的定义。
人类虽然脆弱,但又如同一个宇宙。书里作者普及了一个冷知识,人要对半分33次,才能达到原子的大小,而人的体积要再翻30倍,才能和一颗标准的恒星一样大。而组成人类身体的原子数量,也恰好与宇宙中所有恒星的数量接近。
无限小这个意识流里的概念可以无限接近于虚无,但同时“无限小”又可以让虚无的内在显得丰富,因为永远存在更深层次的小。而无限大则更多得可以理解为更充实,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持续处于向外扩张膨胀的状态,宛如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宇宙一般。
若是将虚无与存在作为一个线段的两端,那我们人类恰好处于线段的中点,用一种浪漫的说法,我们维系着虚无与存在的平衡,真的浪漫。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作为人类的究极问题,本书也有聊到“人生的意义”。
我们作为有生命的个体,我们有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分开的能力,我们观察、理解、融入这个世界,同时我们也可以评价这个世界。
因为我们存在,所以我们能够感受,甚至也有机会去改变这个世界,虽然在浩瀚的宇宙里我们所有的存在都只是微小的一瞬间,但存在本身即是意义。
因为你,我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因你而圆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