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时,老师问唐宋八大家有哪些,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苏轼、苏洵、苏澈……”因此,其他人可能会忘记,但唯有苏轼父子三人是永不会忘记的。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唐宋时期也不例外。当时的文学作品让整个文学作品更上一层楼。
《唐宋八大家文学课》介绍了这八大文学家,从韩愈一直到苏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特色,每个人的作品从不同的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意境。他们的出身、成长环境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文学作品不同于常人。
这本书由《国家人文历史》编写,该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国家,历久弥新”为理念,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该刊获得了国家记忆“年度历史文化品牌”、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等荣誉。
我们都学过这八位大家的古诗词,其中,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这四位最常见,说明他们的作品经典。
而苏轼不管是诗还是词,在后世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中一句话是:“苦了,不顺了,想想老朋友苏轼。”苏轼对生活的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即使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也能自得其乐,我们从他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
正式启蒙是在他7岁时,对于富贵人家来说,正式启蒙比较晚。在现代,相当于孩子入小学的年龄。虽说正式启蒙晚,但并没有影响苏轼的学业水平。
对于7岁的苏轼来说,即使开始正式启蒙,也不算正规的教育。8岁时,他被送进道观跟着一名名叫张易简的道士学习。从现在的“鸡娃”教育的角度来看,苏轼浪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
直到他的父亲苏洵结束四方游学回家后,苏轼才跟着父亲学习“正经学问”。所以,可以说苏轼对学习还是很有天赋的。
父亲苏洵的刻意培养让他和弟弟苏澈都有了很大的理想。虽然在中期有段时间不如意,但他随遇而安的性格让他过的舒适自在。
即使有时候,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吃野菜,他也感到很满足。随着环境的变化,他对自己的文学作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
“时势造英雄”。事实上,也有可能造就一批伟大的文学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