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引号观点摘自于《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无引号为个人观点。
“不过,也有一些情况是没有明显生理病因的,这些状况更多地表现为社会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如人格的失控,无法与他人交流或难以应对人生境遇。与生理疾病不同,精神疾病很难通过验血或脑部扫描来诊断。现代精神疾病诊断,如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所表现的症状都非常实在,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
在信息高速流动和追求效率化的今天,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身心无法追赶匹配这个社会——或许只是你在刷碎片信息时获取到的认知社会——我们倾向于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去追寻正确的道路。在密集的信息漩涡里,你的不适的症状被放大,那些精神和身体的崩塌都变成了现实,而高效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代医学就像是你的人生计划里面的最佳方案。
“在现代医学的大多数领域中,医生都可以通过病原学或基因指标来清楚地确定疾病的来源。这些指标通常会指向某种药物或手术治疗。一旦对疾病达到这样的理解水平,医学史就可以忽略了,因为此时其作用充其量是满足医生的好奇心。”
事实上,如果你去过一些精神疾病专科门诊,会发现只需要10分钟的面诊和做昂贵的让人头晕目眩的几百道题,(当然是诚实地回答的前提下),你可能会被确诊,甚至当你去的时候你也是期望得到一个解决方案的。你期望几颗小小的药片将你从泥沼里拉起来,让你可以重新回到这个赛道里。如果这种药没有效,就换一种药。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对照指标开出药物,病人寻求吻合指标。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个过程,然而这已变成最真实的社会写照。
“不过关于疯狂的基本问题早在现代医学和法学之前就已出现了。从根本上说,这是身体的疾患还是心智的错乱?或者,用过去更深奥的语言来表达,是一种“灵魂之疾”?是像躯体疾病那样针对单一器官进行治疗,还是需要统筹病人整体情况才能达到真正的康复?应该鼓励患者专注于内心去探索痛苦的根源,还是向外疏导以分散他们的痛苦并为他们创造新的生活?是应该将他们与社会隔离开来一毕竟社会往往是造成这类疾病的原因,还是应该让他们更充分地融入社会来找到解决方案?
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构建我们的现代世界至关重要。由此而兴起的收容所,正是在西方世界里定义疯狂及其疗法的机构。收容所的最早形式是向“疯狂人群”提供庇护,并为饱受困扰的灵魂提供宗教慰藉的场所。随着现代治疗观念的出现以及国家责任范围的扩大,收容所的支持者承诺将之转变为一个康复和治愈的场所。渐渐地,医学界以“精神障碍是可治疗的大脑疾病”的承诺,承担起了这一责任。
这些承诺中的每一个都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构建了收容所,反映的是周遭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但是,没有一个承诺能够最终兑现。在每一套理论实施之后,疯病似乎都变得比之前更为棘手。收容所在每一个阶段都不过是在重蹈覆辙:本着乐观的人道主义改革精神建立起来,却最终被当作过去时代的耻辱象征而遭到遗弃。每一次被遗弃的原因都一样:建立收容所时所许下的自信满满的诺言最终无法兑现。没有人能够发现治愈疯病的方法,不过从事后看来,每个人又都为获取真正的治疗方法多少做出了一点贡献。他们的理念和见解,以及其中那些激励人心的革命性人物代表,构建起了当今精神卫生领域的繁荣景象。”
Tobeillornotill,itisaquestion.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