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以后临时决定加急看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不禁感慨视角这件事,杰出学者可以以独特的视角来分析文本,发现合适的切口,展现深层次的世界。所以我更喜欢别人眼中的莎翁,以我自己单纯的观赏视角总觉得有些乏味,但这也未尝不是问题,也未尝不是契机。
其实我一直很回避女权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对于一些无解的问题我总觉得无能为力,所以避而不谈。但是看到思考问题,争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真的很感动,觉得自己一直回避是一种很可耻的行为。每次看到关于女权的文章,五味杂陈的。
这本书是在兰州的西北书城里偶然碰到的,真的很喜欢一些以特殊角度分析历史的书,尤其是在看了一段时间的莎士比亚但是寥寥的时候。
厌女是一种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我在产生了诸如此类的想法也会觉得不过如此,回过头来再想只觉得自责,但又无力。这或许也是我强迫自己变成双性恋的原因之一,一种想要赎罪的念头。
作者将视角放低(这真的是很重要的一点),一点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和历史是如何一步步将女性逼到角落继而产生了死循环直至所有都变成理所当然。
我很庆幸现在至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也很荣幸能看到这本书,看到译文,看到有人在抗争。我也相信随着问题的不断变化,人类的希望也会多出那么一些。
很自私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关注到这本书。当然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点,我无权要求别人痛苦,无权要求别人反思。但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踏进这本书,或者类似的内容和想法,会有越来越多的“凯列班”为了死去的女巫母亲而愤怒。
就像每次逛书店或者看榜单的时候,我总是要刻意避开有关女权的内容,力图自己不那么痛苦。
可是,我选择悲伤。
所以我每次还是会把心态放到最平稳的状态,以一个学者的姿态来感受类似的文艺作品。
尽管我在《暴风雨》里看到的凯列班过于平面无法把他联想到许许多多伏在土地上被奴役的不幸的人们,无法联想到被资本主义套入循环的工人和隐藏在阴影处的女性。
又突然想到那次在酒吧里,他说:“倘若一个人死后将自己冠以‘人民’的称号是很难的。”我和他都选择了踏出半步,明哲保身但又不甘堕落。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我们,甚至我们后来也走散了。尽管他看了三种语言的《资本论》,我还是觉得他没有低下头来。
后记的最后一段说“而我们许多习以为常的社会变革,都凝结了普通人以生命为代价的实践。而女性被世人遗忘的受难是这段历史的主题,她们的不屈抵抗也在开创新的历史。”
那就像凯列班一样,尽管盲目,至少不屈。
暴风雨
8.0
[英]威廉·莎士比亚/2018/译林出版社
在安静的图书馆,下午两点的阳光照到这本书上,莫名的感动和骄傲。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