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此语境下,鱼指的是「给答案」,而渔是「给方法」,你可以想像是指导钓鱼的步骤;但还有一个问题是,我被教会了在河边钓鱼,如果把我放在海上,或是其他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我的「方法论」就变得不好使了。
底层逻辑就是褪去了不同的情境包装,那些不变而稳定的规则。
底层逻辑不是鱼也不是渔,而是亘古不变的宇,这本书是要「给能力」,把人放到全然陌生的环境下,还是能「因势制宜」钓到鱼的能力,应万变决策背后的依据。
《底层逻辑》有五大篇章,它的编排框架有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般,采用一种「由内至外」的同心圆模式,这边列出三个我特别有感的启发。
书里有一个例子,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工地,结果B失足跌入坑里死了,是谁的错?刘润剖析,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时,往往有三种切入点:
上述例子拿来投票(是非对错的票选),应该没有压倒性的答案;于是书里又举了另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说一群人绿灯行走在斑马线上,这时远远看到一辆大车疾驶过来,众人见状,纷纷采取预防动作闪避大车的动线,但偏偏有一个人D这么说:
「根据法律,现在绿灯行我是对的,这大车不能撞我,我要继续正常行走。」这是在D逝去前,最后撂下的最后一句话。
D没有错(法学家视点),只是D失去了宝贵的性命;D也错了(商人视点),再怎么样都不该拿自己的性命作赌注。
若拿这个例子交付投票,相信会得到比较有共识的结果。
这里给我的启发是,是非对错这种东西属于「价值观」,当我觉得别人的「价值观」实在不可理喻时,我要提醒自己,这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不同的切角,而得到不同的对错观,他们仍然有理;或者说其实我们心中都存在这三种力量的彼此拉扯,最后谁dominate胜出而已。放宽心,不必为了别人的「价值观」跟我的不同而动怒,甚至去批判他人。
这时,我再回头去看白饭之乱以及老高抄袭疑云等事件,思绪变得澄明。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和尚分粥」,负责分粥的甲总是私心把自己的碗装得特别多。
于是院方试过各种方法,包括了分粥的人轮流当(结果只是私心的人换成乙丙丁而已)、请德高望重的人来分粥(结果被贿络)、成立分粥委员会(闹意见不合)⋯⋯都无法根本性解决分粥不公平的问题。
也许你已经想到解方了,最后有人提议,依旧请甲分粥,只是分完所有的粥大家才开始拿,而甲得最后一个拿。这个方式重新设计了「人与粥」之间的关系,此前所有的情况是,粥只要进到碗里就立刻归属于某一人,可是新方案下,这样的关系被打破了。
刘润说,这是「系统」的改变,相较于从制度/流程下手。
*
最近我读到一篇主题为「换个方式听演讲」的文章,原本的情况,学生把讲座当成在被动听课,本能地产生了抗拒心理;当想法转念后,把讲座当成是在主动认识贵人,态度就积极了起来。
的确,如果希望学生表现出专心听的样子(坐前三排、认真笔记、点头微笑⋯⋯),一种方法是改变制度,例如制定奖惩办法;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流程,例如增加课后作业报告环节。但不管采取哪一招,学生与讲座的关系都是敌对的,硬是要满足什么条件似的,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它,势必会落下一些「不及格」的人。
如果套用《底层逻辑》教会我们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变「学生与讲座」之间的关系,化干戈为玉帛,这是从「系统」上着眼。
我的启发是,当我们试图进行改变时,外表上明显的制度和流程就像方程式中的常数项一样,比较难影响整体方向;我们应该考虑整个系统,具体来说,是要重新设计不同变数之间的关联性。
还有一个章节谈到了「公平与公正」,两个截然不同的底层逻辑,也让我有了新的体悟。
「任何人只要有300万美金,都可以参加慈善扑克王大赛。」
这句出自电影《赌侠》里的台词,看似无害(不会让观众愤恨不平)。但换一个包装,如果变成名校开放任何人只有一定数额捐赠,就可以让他的子女无条件入学,这时可能就会有人有意见了,嚷嚷着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但刘润提到了,这样的argue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公平(Fairness)所讨论的是,是否用「同一把」尺丈量万物,是否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如果要argue,涉及的概念应该是公正(Justice)与否,即选用「哪一把」尺来丈量?
这里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常常指责别人为什么要用这把尺,或要求别人为什么不换一把尺,但这些关于公正(不是公平)的话题往往都是假议题。
在不违法的情况下,究竟是谁有权决定要用上「哪一把」尺,我的答案是要为这件事情背负最大责任(风险)的人,在前面的例子中会是项目方(大赛主办方/校方)。其他人有权评论,但无权要求(甚至情勒)对方要把尺子撤换成他心目中的样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