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才意识到,学会与自己相处是多么重要。
从小到大,我们在情感智力、心灵健康方面受到的教育真的太少太少了。学校里只教了知识(也就是与智力、智商相关的内容),树立正确三观(关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但甚少教导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亲密的人相处。直到现在三十多岁,才意识到心灵健康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学会怎么爱自己,怎么保持稳定的内核,我们又如何教导孩子们呢?
使用“人生坐标”的工具,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底层逻辑。“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有四种可能的回答: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3.我不好;你好。4.我不好;你也不好。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尽量避免“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的思维模式。自己批判自己的“我不好”行为模式非常容易陷入抑郁,此为起点的思维模式会导致自己所有的行为最后都进入到自证“我确实不好”的怪圈中。也要避免陷入“我好;你不好”的思维模式。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在阅读书中对于这个模式的描述时,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再见爱人2》的张婉婷,看过节目的应该能体会到这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会让身边的人多么痛苦。
立足“我好;你也好”的思维模式去看世界,是非常勇敢的选择,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坚持。这部分的内容文中说得比较简单,但结合最近在读的《清醒地活》,突然就理解了其内在含义。选择了“我好;你也好”意味着尽管意识到世界上依旧存在不好的人和事,但选择了相信就选择了不被影响,这是一条艰辛的路、因为世界并不完美,但这也是一条通往快乐的路径、从此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不再由外界决定,而是由我们的内心决定。通过这条艰难、漫长的道路,我们才会成为更稳定也是更好的自己。
停止自我批判,对自己好一些,开始爱自己。健康的心灵不应该被情绪所左右,让所有情绪穿过自己,自己则需要从自身抽离出来,去观察和接纳自己的感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