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推理还是悬疑,写作时作者会把逻辑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逻辑不自恰,那就如同《走近科学》这个节目一样,从严肃的社会观察类节目滑落成娱乐节目。
所以,当翻开《精神科医生破案笔记》时,我一度很担心会把自己的精神病看出来。谢天谢地,小说中的主人公陈仆天虽然诊室门可罗雀,但并没有将各位读者发展成诊疗对象的意愿。几个案子谈不上多么复杂,称为“破案笔记”是完全合格的。
这部作品可以视为短篇小说的合集,虽然案子之间的过渡是有联系的。几个案子与心理学、精神病学相关,看简介应该是作者多年来有心搜集的案例改造而成。案件偏重悬疑性,作者每每在开篇时都抛出非常惊人的谜面,如女子可以无限复活、“量子力学“综合征”、男子怀孕等等,随后将重点放在如何解答上。由于是医生破案,没有搜证等刑警需要面对的苦差事,读者会发现案情在说破之后往往比较简单,案件破获也相对容易一些。不过,逻辑自洽在“精神科医生”和“破案”的缝隙之中实现平稳落地,还是需要作者有一定功底的。
作品最出色的在于氛围的描绘。作者不愧是视频博主出身,在渲染气氛方面棋高一着。很多看似平常的环境描写,作者只需加上几个修饰词,恐怖感便扑面而来,让人阅读时后背发凉。另外,作品单元式的切割,明显也受到视频技术的影响,整部作品如同系列短视频作品一般,阅读时画面感极强,这对于作品的恐怖风格也起到了一定的加持作用。
作者在相关领域造诣较深,也在作品创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知识性的介绍。推理圈里,对于炫学的态度分为截然两派,评价也很两极化。不过,作者在本书中介绍相关知识和名词,都与案情相关,也没有长篇大论说个没完,当然更没有摆出一副“天王老子第一,我第二”的架势,按着读者的脑袋开展“饮驴式灌输”(说的是谁相信常看推理的人应该都知道了)。在阅读虚构作品时,捎带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库,其实是大多数读者完全可以接受的。更何况,心理健康在当下也算是一种时尚。看着那么多奇奇怪挂的病人出现在眼前,我会觉得,除了职场压力太大偶尔导致失眠之外,自己还算比较正常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