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说作者有多高明的艺术见解,也不必说一个外国人居然对古琴有这么深入的思考,我们听烦了人们常说的话:“这个外国人不简单,比我们还懂中国文化!”或许这样说更恰当一些:在中国古典音乐的奇异世界里,一个异质文化的琴人对古琴艺术的沉思录,并细述与古琴相适的文人雅趣、传统技艺、名士传奇和美学风尚。20世纪60年代初,在中国政治环境比较微妙的特殊时期,一个瑞典人来到北京古琴研究会,从此与古琴结下不解之缘:“我每天带着一张千年的古琴在拥挤的人流中来回穿行……”
以下是来自书中的小知识点:国之礼仪——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音乐是维护国家礼仪与秩序的重要力量,音乐是一种政治统治的手段。“音乐的关键不在于曲调,而是道德取向,是帮助君王与民众得道的途径。智者能分辨善恶,弃恶扬善,找到代表天国的清丽之音。”声由心生——古琴不单是一件乐器,更是一面心灵的镜子。人的心灵充满了所有的声音,以及因声音而激发的情感。心情忧郁,音乐便生硬;心情舒畅,音乐则柔和。一个冷酷的君王,其音乐也急躁;而廉洁慷慨者,其音乐便安静和谐。人们心平气和,专心本职,社会安定。因而一个国家的音乐与其统治和道德的关系密切。乐法自然——得道方法之一便是要超然脱俗,割舍与人世间的一切纽带。专注得道,从而到达如哲学家列子所说的“可以如落叶随风飘来飘去”,但不知究竟是“风随我而行还是我乘风而去”的境界。以心为弦——对于那些真正深入古琴音乐奇异世界的人来说,或许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曲调,音乐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或许就足够。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孤寂之音——文人雅士在他乡为官时,也会时常弹古琴。寂寥之中将琴从墙上取下,让心境和空间被另一个时代的感伤曲调充满,轻吟低唱那些曲中之诗。那里凝聚了他们生活中所有的经历。因而,古琴渐渐地发展成为孤独者的乐器,那些曲调包含在文人的文化遗产中。当赴任的旧友路过时,拿出几幅好画、几件珍藏与好友共赏,一边饮茶,一边讨论,吟咏古诗,弹奏古曲,为会面增加情趣。重在自适——欧阳修在《三琴记》中,描写了他同古琴的关系: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音,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读《流水》一曲,梦寝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琴曲不必多学,要于自适。规矩林立——①何时何地适于弹琴?遇知己,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宫观,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②何种情况下不适于弹琴?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法司中,在市尘,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毁形异服,腋气臊嗅,不盥手漱口,鼓动喧嚷。记录知识——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琴人之一、作者的老师王迪:“不论今天我们的知识和思想多么优越,还是不能与一代又一代人所累积下来的知识相比。而他们所积累的知识中,我们又如何知道哪些是对将来最有用的呢?或许有些东西在今天看来并不重要,但对将来是至关重要的。关键在于要把所有能够记录的都记录下来,不要让这些知识付之东流。不管将来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保存人类需要的知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