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故事梗概可以极其简单,主人公吴摩西为了找与自己说的上的话的继女巧玲离开了延津,多年以后,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又回到了延津。整个故事中的人物都在围绕"说得上话"展开,亲情也好,朋友也好,婚姻也好,都在为找到个说得上话的人,不断出走,不断寻觅。突然想到中西方文化关于孤独的理解,书的序言中提到:西方的文化中,强调的与神对话,而因为神无处不在而愉悦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在西方作品中看到的孤独和我们自己体会到的孤独并不一致,比如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描述的孤独,即使独自一人三十五年栖身地下室,精神世界依然充实。又如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即使终身没有离开过那艘大船,但因为有钢琴作为寄托,他也并不觉得孤独。反观东方文化,一直强调的都是与人对话,因为极端注重现实,又受限于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能说得上话的人并不多,反倒是生活在千年孤独之中。这里我所理解的“说得上话”应该更多指的是一种精神寄托,摆脱孤单很容易,有人在身边就可以,难的是摆脱孤独,需有人懂得。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懂得又谈何容易,所以重要的是学会自洽,不需要远走他乡,不需要逃离,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逻辑说服自己。感到孤独的时候,庆幸这世界还有文学,还有书籍,还有千千万万闻所未闻的故事在治愈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