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这九类型三中心?说是借鉴了各类宗教或神秘学,那是怎么借鉴融汇,理论如何演变的。
这里讲到了生命之树,怎么借鉴一笔带过。
卡巴拉生命之树
卡巴拉生命之树
下面这里谈到美德,我还以为要和古希腊四大美德做分析了,没有。
强行配对,成了三种美德
(古希腊:智慧、正义、勇敢、节制)
后面还讲到柏拉图多面体、普罗提诺的流益说三位一体等等,都是一笔带过,简单吹水,毫无根据和分析。
为何每一类型下又分了9个层级?
说是——作者看着一堆性格描述卡片,然后靠着自己的主观经验分类,分着分着突然“发现”了这个9大层级定律。
为何如此整齐规整?有种为了9种而故意各种9种的显然感觉,形式为上。
为何基本没有和人格心理学有啥比较分析?也是有的,但是只是简单附会,不展开了。
为何每一类型都有种类繁多的描述主题?
除了核心特征(核心特征分为健康、一般和不健康,每一个又分为三层,所以一共会有九层核心特征)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描述,十几个,各种心理学、精神分析或者哲学词汇。
有一个叫“人格诱惑”的,这个“术语”简直了!
所以每一类型都是规规整整十几个描述。
安全点
截图
童年模式、基本恐惧、基本欲望、从属动机、寻求目标、健康的自我意识
截图
潜藏抱怨、防御机制、人格诱惑
截图
结构模式、认知错误、必然结果
截图
最离谱竟然是,修行分三种方式:苦修、瑜伽和僧侣,这种分法错得离谱,还要去硬配三个中心,相当儿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