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读”源自陶渊明的诗句“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在中国文化中,耕读传家是一直流传的传统。耕可养家糊口、学以谋生,读可修身养性、学以做人。
晴耕雨读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无论晴雨,都能平和地做当下最适合做的事,知足常乐,安然度日。
因此,《晴耕雨读,得闲饮茶》这本汇集了季羡林、丰子恺、汪曾祺、老舍等大家的散文佳作的书,不强调“晴耕”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四时佳兴、四方食事、人间草木等来告诉你该如何乐观、豁达地主动把握有限的人生。
在丰子恺的饮酒情境中,他在西湖之畔钓虾,钓得三四只大虾即止,问其缘故,答曰“下酒够了”。平常的举止,非常的回答,简单的生活中透着不简单的人生智慧。
相对来说不善于做菜的汪曾祺却以其厨艺声名远播。他不爱逛商店,却爱逛菜市,他说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他的家宴小菜保留节目都是拌菠菜、烧小萝卜之类,越是平常小菜,越是平常工艺,越能显出高手的境界。做菜如此,做人亦然。
首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对读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读书没有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而理由则是“我不能叫书管着我”。这个可爱的理由不知迷住了多少爱书之人。
梁实秋则被冰心称为是“最像一朵花”的人。他才华横溢,情感丰沛,并且还有趣,他的散文倍受推崇的原因大概与其人生理念有关。他认为:“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这些大家不求物质上的富有,却能自给自足,进退有度的人生智慧令人称羡。而智慧并非来自聪慧的头脑,更多地是缘于生活的敲打和锤炼。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在俗世烟火中能感受到温暖和恬静并不是常态,只有在苦难的石头上开出花朵,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通过品味本书中几位文学大家的精美散文,一起发现生活之美,活出生命之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