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丰子恺先生,是小时候翻家里订的《新民晚报》,在副刊夜光杯上,每一期都会有丰子恺先生画的漫画,小小单格漫画,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多年后,当我读完这本《缘缘堂随笔》,才发现先生原来也是一名散文大家。《缘缘堂随笔》这本散文集收录了丰子恺的42篇散文,篇篇精彩,阅读这些散文,就像当年看夜光杯上的那些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样,品味人世间的冷暖,其中既有日常生活中的那份恬静,也有面对无奈境遇的坦然。
我们读先生的文字,能从他的文字中能读出大义。比如在《读书》这篇散文里。丰子恺先生通篇没有写书,而是写去杭州游玩的经历,他在杭州的各个著名景点看到各色人留下的笔迹,并点评了一番。初读,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读书完全不搭界。但细品就能读出来,丰子恺先生是通过不同的人留下的笔迹的不同方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书,该读什么样的书,这对于现在在媒体爆炸的时代更有指导意义。比如“劣品处处皆是,全靠占着优胜的地位,施着华美的装潢,能掩丑于无知者之前”。现在有多少所谓的精品书靠着营销宣传轰炸打知名度,但读者拿到手,却发现是言过其实的书。现代的读者怎么选书,读书,读读这篇散文,就会茅塞顿开。
丰子恺先生经历了抗日战争那段时间的颠沛流离,但他依然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在《辞缘缘堂》中,丰子恺追忆了缘缘堂从无到有,再因为受到战火的蹂躏不得不离开缘缘堂的整个过程。丰子恺的笔触总能让读者回到现场,好像就是事件的亲历者一样。缘缘堂落成的时候,整个家族的人都感到无比的欢乐和幸福,但丰子恺的幸福更蕴含在缘缘堂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蕴含在希望之中。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日本人入侵,丰子恺不得不带领家人逃难,就是前面这种希望支撑着他把一大家子人带离困境。丰子恺借用白居易的诗,用“移兰锄艾”,自喻这次举家迁徙。从这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
在《怀李叔同先生》这篇散文中,丰子恺先生深情回忆了他和李叔同先生有交集的点点滴滴。李先生从一个翩翩公子转变为留学生,再到老师,最后遁入佛门。身份一再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李先生的“认真”。认真就像溶于先生的血液中一样,衣着穿扮,和人打交道,做没一件事,无一不透露着认真。这份认真塑造着先生的性格,也言传身教,影响着他的学生丰子恺得一生。人的一生,尤其在他性格养成的时候,能遇到李叔同这样的老师,是丰子恺的幸事。丰子恺先生把这样的经历写下来,形成文字,是读者的幸事。
以上粗略列举了阅读先生三篇散文后的感受。阅读先生的散文,就像品一杯美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强烈推荐喜欢阅读散文的读者朋友也来品一品这杯美酒。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