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想过,人与人的差距为什么会那么大?也许你会认为与人脉环境、学历背景和运气有关。难道真是这些外在因素造成的吗?
其实,关键问题是出在思考方式上,即看清事物本质问题的能力。
听过一句话:“思考能力,决定人生命运。”
如何提升思考能力,在人生的每个重要时刻,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妨来读读《洋葱思考法》这本书,从中领悟一种全面的思考体系,提升深层思考的能力。
日本作者芝本秀德,将思考过程拆解为八个步骤、五大技能,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的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大思考技能中的第一个技能:看表象。
很多时候,我们第一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只是问题的表象,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这种表象并不是问题的本质。
“如果我们把表象当作真正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一个并不是问题的问题。”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们习惯性地使用无意识词汇和概括性词汇,这些词汇常常比较空洞。
比如我们常用的“管理”、“价值”,就是无意识的概念词汇。因为对于这些词汇的概念,不同的团队、不同的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去问大家,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价值,可能大多数人都不能迅速回答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价值。
如果我们连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价值都回答不上来,那我们做的事情可能也会容易偏离方向。
这里所说的无意识就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当我们习惯使用无意识词汇时,我们的大脑是停止思考的。所以,我们需要给这些空洞的词汇下定义。那么什么是“下定义”?
如果你正在打电话,急需一支笔做记录,于是你对旁边的朋友说:“给我一支铅笔。”这时候,你需要的铅笔只是用来迅速记录,圆珠笔、钢笔都可以。如果你的朋友给你递来的不是铅笔,是一支水性笔,难道你会丢掉吗?当然不会,因为无论是什么笔,都只是你打电话时记录的工具。
所以,在一定的使用情景下,无论什么材质、什么品牌、价格高低,他们的功能是一样的。如果设计师在特定的情景下,铅笔可能就是设计师当前情景不可替代的工具。
因此,我们之所以可以这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笔,就是因为我们对“笔”下了一个清楚的定义。而当我们使用一些自己都搞不清的词汇时,就会容易迷失思考方向,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
“要想让自己深度思考,必须给那些无意识词汇下个定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行专业化思考。”
那么,如何下定义?
1.避免使用宽泛的语言
哪些词汇是宽泛性的语言呢?比如:价值、战略、商业模式、大数据、信息、管理、分析、调查等。
我们在使用每个词汇前必须先搞清楚它的定义。就像“战略”这个词,可以是取得胜利的方法,我们要注意和“战术”这个词区分开。
2.用举例法转换无意识词汇
比如要给“计划”这个词下定义,我们可以思考平时自己都会做什么事情;比如要给自己的工作职责下定义,我们就可以列举这个岗位应该做哪些工作,如果是管理岗位就应该将调动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包含进来。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我们必须给自己的职责下一个定义,这样就能促进我们提升自己的岗位胜任能力。
比如说定义什么是“管理”?我们可以想一下没有管理是什么情景?这样的情景下的领导可能都是不善于管理的。你可以回想一下,不善于管理的人平时都做些什么?与下属竞争?证明缺了自己就不行?用过时的评价标准?通过反向思考和举例,我们可以给管理下定义:管理就是调动团队和各个部门伙伴的积极性。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不是自己非常厉害,也不是自己比团队成员业绩更好,而是能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我们感知到的表面现象转换成具体的标准。但我们需要知道,给一项事物“下定义”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人与人不同,组织与组织也不同,而且环境也在随时变化。关键是在每个情境下,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只有把无形的事物进行有形的量化,才能给深度思考和有效行动指明一条正确的方向。
每一次思考,都是你人生的重要时刻。
在这一时刻,你需要看清表象,找到关联,优化思维结构,寻找本质规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当我们具备了这五种思考的基本技能后,你将会更接近事实真相,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一次思考,都是你人生的一次重要决策。
你的思考方式,都藏着你固有的思维习惯、你的过去和你现在的认知。
愿你每次思考后都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决定,愿你在重要的时刻都能稳稳地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