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不为无效的辛苦劳动买单,是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特点。 华为任职资格制度共有5大族,51类,几百个子类,几乎所有岗位都有自己的任职资格标准,而且华为将任职资格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 华为任职资格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镜子作用。照出自己的问题。 2.尺子作用。量出与标准的差距。 3.梯子作用。知道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和努力。 4.驾照作用。有新岗位,可以竞聘相应职位。 华为公司是我国民营企业最早建立员工双向晋升通道的公司之一,华为的组织结构分为五层,除了基层人员外,都有大小不等的职权。 NVQ(NationalVocationalQualification)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简称,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职业资格考评体系、证书发放管理和专业人员、机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图:NVQ标准结构 》图NVQ考评方法 华为任职资格与加薪、配股和奖金等,都与所在团队、代表处组织绩效以及个人绩效挂钩,组织绩效取决于年初设定的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横向、纵向部门的比较,个人绩效评比显得更加残酷。在华为,绩效考核10%~15%考评为A,B+不超过45%,40%~50%考评为B,5%~10%考评为C或D。 一旦考评为C或D,三年内不能涨工资、配股,当年奖金为零,华为人称之为“一C毁三年”。 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 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人类行为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这种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对人的行为能够起到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首先,激励要有被激励对象;其次,激励研究的是如何激发人的行为,并使之在一定方向上保持。 激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华为公司在物质激励方面,采用的方式是薪酬激励加股权激励,基本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组成了华为员工的收入,一方面通过高薪聚集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高薪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精神激励属于内在激励,华为在精神激励方面,主要采用荣誉激励与职权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绩效考核决定晋升。同时,对个人和团队的进步,在奖金方面绝不吝啬。另外,华为建立起了完善的员工晋升体系,也就是说,只要你努力,即便是普通员工,也有明确的晋升方向,进入公司中、高级管理层也不是没有可能。晋升的员工为其他员工提供了奋斗目标,其他员工看到这些晋升的机会,自然就会自主奋斗,成为员工真正的动力之源。 文化激励。华为公司始终坚持狼性企业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贯彻到员工培训与日常工作中去。狼一样的扩张精神,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轻大学毕业生来到华为,因为华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高薪,更是广阔的发展舞台,而这也正是怀揣着远大理想的大学毕业生所需要的。他们需要一个舞台来证明自己 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形成了华为公司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既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又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三个方面的激励机制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不仅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并且留住了人才,提高了员工的绩效。 价值包括机会、地位、处理问题的权利及责任。华为公司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时,最大的特点就是权利再分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过,价值分配不仅仅指钱,还包括职务分配、责任的承担。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 华为并不是按一个人的知识来确定收入和职位,而是以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对企业的贡献度来衡量的。 华为利益分配体现各自报酬定位。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资实行能力主义,同等能力同工同酬。 2.奖金实行效益主义,奖金靠自己的业绩获取。 3.退休金根据劳动态度评定,形成良性系统。 4.动态价值分配,将传统“保健因素”向激励因素转化。 5.福利最终是要养懒汉的,华为反对福利。 6.巩固基层员工饥饿感、中层员工危机感、高层干部使命感。 华为利益分配的具体管理过程,可以概括为“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十六个字。每个级别、每个岗位的工资,都综合外部竞争及内部支付能力和公平性后才确定。 以岗定级,每个职位都对应一个职级,职级作为这个岗位对企业贡献的价值评估标准。华为为此做了以下两件事:第一,对每类岗位确定岗位序列,如研发岗位序列、市场岗位序列等;第二,对职位序列进行评估,职位应负的责任是评估的重点,所控制的资源、产出以及岗位面对的客户及环境的复杂性程度,并参考承担这个岗位的人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等,衡量结果用一个职级数字进行描述。华为通过这两步建立了一个职位和职级的对应关系。 以级定薪,华为薪酬体系使用的是宽带薪酬体系,每一级别从最低到最高,都有长长的带宽,每个部门管理者有权力在这个宽带中对自己的员工根据绩效调整工资。同一级别,依据员工绩效表现,在每年公司例行薪酬审视中,或当员工做出优秀业绩时提出调薪申请。员工即便不升级,只要对企业持续贡献,绩效足够好,工资也可以大幅提升,甚至超过上一级别工资下限。 人岗匹配,指的是员工与岗位所要求的责任之间的匹配,其核心点是看员工绩效是否能够达到岗位要求,行为是否符合岗位职责,还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经验等基本条件。人岗匹配通常是按照新的岗位要求来做认证,认证过程通常需要在新岗位工作三个月或半年以后才进行,而不是调动后立即执行。人岗匹配完成后,根据对新岗位要求适应情况来确定员工个人职级及符合度,并确定相应的薪酬调整。 易岗易薪,主要是针对岗位发生变化进行的薪资调整,一种是晋升,另一种是降级。如果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新职级工资区间最低值,那么他的工资可以不变,也可以提升,主要还要以业绩表现为准;如果尚未达到新职级工资区间下限,通常可以调整到新职级工资区间下限,也可以进入区间里,具体数额也取决于员工绩效。降级情况也是根据员工绩效情况,在新职级内的对应工资区间中进行调整,如降级前工资高于降级后职级工资上限,需要降到降级后对应职级的工资上限或以下。 岗位重量要搞清楚,每个岗位在公司都应该有增值,岗位重量是不断变化的。 岗位是循环变动的,人力资源要建立一个规则部门来认证岗位的重量,岗位重量确定后,各种级别需要配备多少人,自然而然就清晰明了。 华为奖金分配以绩效为依托,随时随地都会发放奖金。通俗来说,就是你干好了,干出业绩了,立即发放奖金。而且,华为奖金分配政策不看人、知识、职位,一切用绩效来说话,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奖金少或者拿不到奖金的员工的抱怨。 奖金分配要逐步制定相对完善的奖金策略确保激活组织,确定奖金的导向机制是高层团队的责任,下级团队负责策划多样性奖金分配方案。只有把奖金发放规则按业务需求及管理要求来细分,才能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及时性,也才能起到明显的杠杆效应。 奖金机制既要牵引公司增长,又要以公司保持盈利为前提,公司奖金不仅要与收入指标挂钩,也要与利润指标挂钩。因为用利润来考核,会导致公司收敛;用销售收入来考核,会导致公司粗放。 在华为高奖金策略的背后,是由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为支撑的。还是那句话,先进的,并不一定适合你的组织,只有适合自身组织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企业员工激励方式主要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两大类,非物质激励指的是以非货币形式支付、影响员工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精神层面的激励。 矛盾冲突会造成火山和地震,但沉淀下来就是新大陆。 对于企业而言,公平和效率并不矛盾,公平决定了效率,效率是公平的必然结果。 企业人力资源可以秉承公平原则,但不要试图创造绝对的公平。国内有些企业管理者就陷入了公平的误区,公司薪酬、福利、晋升都追求所谓公平,造成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结果导致奋斗的员工不再奋斗,偷懒的员工更懒。即便管理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不正确,就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知识密集型的企业中,企业价值完全依赖于人的想法和创新,公平深刻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行为态度。有了公平原则,员工的自主能动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再难的项目也能实现;如果失去了公平,即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很难实现。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怎样避免员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制度和氛围,使员工产生主观上的公平感呢?华为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公司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改良过程中,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不能操之过急。纵观华为不断发展和改良的人力资源体系,在公平原则方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包括了绩效考评、薪酬管理、晋升通道及奖惩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对组织管理的公平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绩效考评及薪酬管理。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及薪酬管理制度,需要在组织中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确立组织工作目标,将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统一起来,让员工在比较薪酬时,感受到分配的公平。 (2)员工参与管理。让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并且实际参与了,员工的公平感会显著提高。 (3)监督制度。员工对组织制度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建立相应监督制度可以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监督者利益要注意与被监督者分离,监督者本身也要接受监督,督促管理者严格按制度办事而不是按权力办事,会极大提高员工对组织分配的公平感。 (4)沟通体系。建立沟通体系,站在员工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在组织与员工间建立信任的桥梁,帮助员工客观地评价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投入与产出。 (5)晋升制度。企业建立合理的晋升通道,有利于员工朝既定目标努力,当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时,员工会增加对工作的投入来实现自我价值,即便努力后没有得到晋升,也会因制度公平而减少对组织的不公平感。 2.不断提高干部素质。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及个人意志,会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例如任人唯亲、关怀差异化、管理有偏见、不尊重员工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员工不公平感的上升。因此,提升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对于提升员工公平感十分重要。 3.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赢得员工认同是增强员工公平感的重要途径,员工对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产生认同和归属感,遇到问题就会冷静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会滋生不公平感。 华为总裁任正非早在1995年时就已经指出,华为的功臣不一定要居高位,可以享受相当的福利,奖金、职务一定要给责任者。华为公司不提倡终身制,终生在华为工作与终身制是有区别的。 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淘汰功臣的过程。 这句话虽残酷、不近人情,却是企业发展的至理名言。 企业在每个不同成长阶段,都会有一批功臣,有些功臣能与时俱进,但更多人的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 企业在处理功臣、元老的问题上,一味包容和辞退都不是理想的做法。对有些元老来说,他的管理方法可能落伍了,但他比职业经理人更理解公司的文化及核心价值,对公司的归属感更强,其战略目光也不是年轻的经理人可以比拟的。 因此,企业在处理历史贡献者的问题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只有用制度代替人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因此,企业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元老过去对企业有贡献,就要奖励他,现在没贡献,是不是还要奖励他呢?第二,元老对企业贡献越来越少,却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压力,是否应该辞退呢?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企业在历史贡献者与当前贡献者之间的矛盾,也就解决了。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做好沟通工作。企业新陈代谢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元老级员工随着学习能力下降,害怕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是很正常的,因此做好沟通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管理制度化。将管理制度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就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职位的评定以绩效为准,可以给元老一定的特殊政策,职位方面要根据绩效评定结果,让合适的人来担当。 3.辞退是下下策。辞退公司元老会给公司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新员工会在心里产生“以后我很可能就是下一个被辞退的”的思想,严重破坏公司凝聚力。因此,企业要建立适当的培训体系,将元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辞退元老是下下策。 正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企业是员工实现利益和价值的载体,只有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统一,形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自的利益,体现各自的价值。 对于企业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确保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员工的利益。 企业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问题上,都要从未来发展考虑。企业如果不能盈利,员工就会逐渐散去,企业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打造企业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不要问企业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公司收益好了,个人收益自然增加,公司遇到困难了,每位员工都要分担责任。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处理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一种责任。 任正非可以说是国内最低调的企业家之一,与任正非的低调相比,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更显神秘。如果说任正非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不断为华为探索方向、制定航道的话,孙亚芳就是一位沉稳的舵手,为华为把稳舵,搏激流。 孙亚芳并不是华为创业元老,她1992年进入华为,先后担任过培训经理、办事处主任、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的常务副总裁,1998年出任华为公司董事长,华为开始进入“左非右芳”的时代。孙亚芳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堪称完美的职业生涯之路。 华为在1992年前后因货款回收太慢,导致现金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公司全体员工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士气非常低落,已经出现部分员工请求辞职的现象。或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危急时刻华为收到了一笔货款。 公司管理层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这笔货款怎么用,任正非当时也犹豫不决,而刚入职不久的孙亚芳站了出来,说:“先发放员工的工资再说。” 等待了几个月的员工领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工作干劲也立刻出现了转变,新产品很快就研制出来,华为也因此顺利地走出了困境。 如果说任正非崇尚均衡和灰度,那么孙亚芳总能适时地从中调和公司中的白与黑,将任正非的思想付诸实践,实现经营与管理、人与事的完美均衡。或者说,孙亚芳是任正非管理思想的强力执行者和及时制衡者,被华为人誉为华为的“国务卿”。 华为“左非右芳”合作至今已长达18年,几乎在华为每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关头,孙亚芳都发挥出了重要影响力。尤其是孙亚芳对任正非思想的理解,在华为公司恐怕无出其右者。1998年,孙亚芳在给任正非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变化,主要由知识和管理创造,所以要体制创新;二、要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要让有社会责任的人成为管理者;三、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核心价值观,并且具有自我批判能力。”以上,这些观点得到了任正非的认同,被任正非引用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 任正非宣布孙亚芳就任公司董事长时说:“孙亚芳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华为的市场营销体系。”华为的市场营销体系,为华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孙亚芳的另一大成就,就是为华为建立起了人力资源体系。而这两项,可以说是华为得以发展的生命线。 在华为员工工资管理规定中就明确指出,员工工资的确定基于其所承担的职位责任、实际贡献的大小和实现持续性贡献的任职能力。员工的学历、工龄、社会支撑等,都不再成为华为确定员工工资的要素。 企业文化并非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只是达到企业目标的工具之一,华为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华为建立了狼性文化,而是通过企业核心文化,打造出了一支狼性团队。 群体奋斗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别人干得好,我们为他高兴,别人干得不好,我们要帮帮他,这便是群体意识。要保证团队集体奋斗,就要从制度上将“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传统巩固下来,从激励制度上保证后方支持团队与前方作战团队以及协同作战的团队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华为真正的文化核心是群体奋斗,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了一支持续战斗的狼性团队。并且,华为用各种激励制度将团队的狼性保持并继承下来,为团队成员构筑起一个宽松的奋斗环境,这样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一批领袖站出来,去争夺市场先机。 企业文化搭建的关键是,必须要有能够有效激发个人欲望和团队欲望,并适当控制欲望的机制和制度。 绩效管理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绩效考核结果,而是要围绕业务进步、业绩提高展开,将绩效评价体系变成一个管理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绩效考核结果本身。管理者的使命是使目标达成,有技巧地告诉员工他的差距所在,并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绩效考核的目的绝不简单是为了完成KPI,而是要以提高员工素质与能力,组建一支庞大的高素质、高度团结的战斗队伍为目的,创造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业务成功,为考核而考核不值得。 绩效考核的内容包含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华为的业绩考核与阿里巴巴的业绩考核工作一样,这些能力只占了考核的一部分,另外还包括员工潜能、素质、品德等软性能力。 华为的绩效管理机制之所以能够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优胜劣汰”。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华为不养懒汉,价值分配更多地向雷锋、向高绩效者倾斜,拉开先进与后进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通过这种差距,激励后进员工努力奋斗。 目前,许多企业都开始实行绩效管理,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但事实上却出现了这种情况:员工工作积极性原本还不错,但经过绩效考核,员工积极性反而大大降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负激励”的情况呢? 第一种原因是,员工绩效考核优异时给予表扬等精神奖励,工作出现差错立即扣钱,这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引进绩效管理后管理者常用的手段,自认为很聪明的方式大大强化了“负激励”的作用;第二种原因是,人力资源做出的绩效管理方案得不到员工的认同,一味追求量化考核,重要但难以量化的工作没有纳入绩效管理体系。 差距是动力,没有温差就没有风,没有水位差就没有流水。 任正非指出,想要通过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找人,企业是会完蛋的。 任正非说,别指望公司会有完人,什么是完人?刚出生的小孩就是完人,无所作为的人就是完人,华为不需要完人,华为只需要能做出贡献的人。而这,也道出了华为绩效管理之所以能发挥巨大作用的真谛。 许多企业管理者将加班也纳入绩效考核中,认为加班越多的人越好,应该给高分。但华为认为,有的员工不加班,但绩效很好,说明他潜力大,应该多给他加担子,而不是打击他。华为认为,绩效考核不是为了找缺点,但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只有找到员工的缺点才算成功,甚至将其缺点和问题放大,最后将员工打倒。而华为的原则是,任何一种管理办法都不能伤害到优秀的奋斗者,即便是那些不听话的奋斗者,只要有贡献,就应该得到激励。 华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执行,有着完备的制度支撑,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紧密关联起来,如完不成承诺,整个团队将面临如下境遇: 1.主管降职或免职,强调理由的免职,指责别人的罪加一等。 2.被处分的干部一年内不得提拔,更不能跨部门提拔。 3.副职不能提拔为正职。 4.冻结本部门下一年度调薪。 5.从该部门调出的降职使用。 所以,我们看到,绩效管理只有在详尽的规范制度之下,才能打造出齐心协力的团队,提升业绩,企业也才能最终获得发展。 不恰当的绩效考核方法会导致干得越多、工作越努力的员工,会因为失误也相对较多,最终绩效考核结果反而越差。这种绩效考核会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走入死胡同。 华为目前的绩效管理体系值得借鉴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 2.以KPI为核心的绩效指标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