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本书或许正是一例。甚至作者自己对此都颇为在意,将这个听起来颇具哲理的句子用作了本作中拯救了“写作才华”的书籍名称。
除去这个抓人眼球的题目以外,本书还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想,或许是以科幻作家之名写就的,献给冷硬推理小说家们的致敬作品吧。无论是故事设定的环境——遥远的小镇威尼斯,抑或是故事中绵延不绝能将人逼上绝路的雨水与武器——拿起枪送走自己前一秒方能等到结束,无疑都是那个称为“冷硬”时代的最佳注脚。最让人称绝的,是作者对氛围的把握。让人不禁想要问,究竟是粉还是黑,是致敬抑或是嘲讽。毕竟某些冷硬派的作品,在动机、方法中硬生生开辟了第三条道路,那就是氛围。“冷硬”的氛围远大于实质,围绕案件本身的形如浓雾般湿冷感,始终贯穿整个故事。阅读完成后,总是难以走出氛围,因为在骨头缝里似乎都还有着没有散去的雾气。是的,这就是《死亡是一件孤独的事》在大部分时间所做的。
故事开始于深夜的公共汽车,极少的乘客,含混不清的疯子般的低语。随后就是死亡。死亡打破了沉寂,打破了如沼泽般粘稠的沉静。仿佛每个人的生活都在这陷入了一成不变。实话说,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脑海里冒出的竟然并不冷硬,而是斯蒂芬金笔下的缅因,往昔的阴影终于从巨大的水面下浮起,缠住了所有人。所有的细节似乎也指向于此,例如那碎纸机产物般沉默的碎屑。侦探早已登场,并且具备了冷硬派故事应有的特点,世俗意义上的不成功罢了。当然,在金的笔下,也不缺乏这样的故事。真正让整个故事变得既不冷硬也不金的,或许是海边神秘房子里的警官。带有奇幻色彩的房屋与采信事实的警官,二者构成了最具有布拉德伯里特色的环节。还记得在火星上追求爱情的火星人,或者是追求真实世界的“消防员”吗?或许就是这样的,只不过警官更不善于也更没有必要在这个故事里隐藏自己的真实内心罢了。
“死亡是一件孤独的事”在此登场了。我们很难定位,死去的人究竟是否均是孤独的,毕竟孤独也是一件私人的事。“疯子”认为自己成为了“伤寒玛丽”,将凶手引向了每一个死者。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孤独”的原则,孤独的人是不可能被引导的。或许,是落寞的人吧。被遗忘了往日荣光的人,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和所有平凡的一样的生活。诚然,这并不是死去的理由,但是或许会成为死去的诱因。一场场死亡或消失如约而至,真正可怕的或许是一切如常的生活。除了“疯子”,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样的死亡。这才是孤独的真正形态,每个人都拘泥于自己的生活,任时间流逝斗转星移,一切都按部就班。这种巨大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孤独或许才是死亡的真正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疯子并不是“伤寒玛丽”,至少他让某些孤独的泡泡戳破,本该归属于社会形态的生与死也再次回归到正轨。
故事的结局如何已经不再重要。死亡是孤独的,孤独的事情没有结束。所谓的凶手也罢侦探也罢,只是迷雾中冷雨中恰好偶遇的人罢了。最终,彼此都还是要走回各自孤独的道路,直到死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