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书是需要勇气的,他的文字永远平白,但他的文字也最令人伤怀。我第一次读余华的书《活着》时仅是个高中生,学业顺遂、生活安康,还难以理解苦难,在经历三年昏暗的读研期后,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精神内耗十分严重,我循着《活着》的记忆而打开了《许三观卖血记》,读它是因为我就业的焦虑无处排遣,而它恰好声名在外,而今回味,是因它一定程度上能鼓励人心。
我学理性很差,所以谈不了文学层面的东西,我只谈人心,人往往会将自己的处境与他人的处境相对比,因此,苦难也都是比较出来的,当你看到许玉兰为外人戳脊梁骨,看到许三观为了生计一次次卖血,看到一乐被两个家庭抛弃、看到他费劲心思重新融入家庭......你还觉得自己的日子苦吗?读研的三年时光,我一直沉浸在自我的悲哀之中,觉得天底下没有比我更惨的人了,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评选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成果被别人扔在地上践踏,从而渐渐松懈了、敷衍了,人也脆弱了。可是余华笔下的人啊,还在苦难中努力的活着,卖血也要让自己、让亲人好好地活下去,我还有什么理由潦草自己的人生呢?
人常说苦难造就人,我不以为然。人人都需要经历苦难,但苦难能不能造就人也挺随机的,许三观一家从鸡毛蒜皮走一路走来,或许最后是获得了相对平稳的余生,但富贵呢?孙光林呢?我如今仍在待业,仍会不时感到焦虑,但我知道这一段经历我总要捱过去的,天总会亮的,哪怕只是阴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