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兹的解释最具原创性的似乎是以下三点:(1)存在是单义的;(2)能力即强度;(3)共同观念是一种跳跃。后文的1-4条是前两点的展开,最后一条则是对共同观念的说明。
1.首先,德勒兹把阐释重点放在,我们如何能在样态的组合和分解背后看到一片内在性平面。(而传统阐释致力于说明实体如何分疏为不同属性和样态)换而言之,重要的是生存样态本身的组合与分解关系,而非这些样态与实体之间的阶级,后者仅仅是衍生的。(GDeleuze2021)
2.接着,非常自然地,既然不再有任何的形而上学阶级、不再有了存在巨链。那么就得出了存在之单义性,即:存在这个词语仅仅在同一种意义上得到表达,不论是实体存在、还是样态存在,二者都在同一种意义上存在。
3.单义性表达这个概念使得存在仅仅具有一种意义得以可能,那么表达式-被表达者-行表达者/属性-实体-样态(expression-expressed-express/attributes-substance-modes)这三者都仅仅是同一表达运动的不同环节,而非一条区分阶层的链条。这使表达概念成之为对实体-属性-样态三者依赖关系的崭新进路,诸存在者之丰饶性和存在自身的单义性被一种概念式关系连接在了一起。(而非更加传统的,比如DellaRocca提供的PSR式的因果关系)(MDellaRocca2008,SNewlands2018)
4.所有解释都承认,斯宾诺莎将事物的本质定义为其能力(puissance)。然而,因为他将斯宾诺莎归附到了司各脱所开启的单义性传统,他继而也将能力解释为内强程度(degreesofintensity)。一切对本质的实定义都是在把握强度,而非外延部分的组合关系。这为事物提供了一条独特的个体化标准。
此外,
5.德勒兹很独特地强调了第二类知识的重要性,将其视作一次跳跃。他将三种知识(affection-commonnotion-essence)与物体的三重维度(extensiveparts-characteristicrelationship-singularessence)相对应,从而使第二类知识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先是在被动快乐中增强自己的能力储备,接着当我们实践能力时,就获得了与行动对象所共享的共同观念(commonnotion),一种主动快乐、也是从被动感受向主动感受的跨越。而这种对共同观念的强调是马舍雷所不赞同的。(PMacherey1996)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