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豆瓣,更没想过从什么地方了解过任何有关它的信息。只是被这个奇异的名字吸引了。虽然它是一本我从未听说过的书,但是也许它说了些什么东西。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图式,一本普通的小说。所以阅读的时候,我也是当作一本普通的小说去看的。直到很久以后我终于把这本书从落满灰的书柜里拿出来快速地看完,才感觉自己好像上了当。
一
这是一个比喻,科学就是鬼。当你询问是否相信世界上有鬼的时候,人们将之成为“迷信”,而当我们说自己相信科学的时候,却没有人表示这样嗤之以鼻的态度。相反,我们把这种追随称为“信仰”。但是明明二者都是同样盲目的。
有一个人晚上在海边骑马,有风迎面吹来。父亲紧紧地把儿子抱在怀中,问儿子为什么看起来这样苍白。儿子回答他:“爸爸!难道你没有看到鬼吗?”爸爸尽量安慰儿子,告诉他他所看到的只是岸边的一层薄雾,但是儿子仍然认为有鬼。父亲只好尽快地在黑夜中骑回去。
“结局呢。”
“结果孩子死了,鬼赢了。”
我们相信科学就像相信鬼一样,相信的是一种魂灵。这一推断的来源是“科学像鬼一样”,无法证明其存在,也无法证明其不存在。证伪科学的证据就是科学本身。同样,一个无神论者也无法向宗教信徒证伪神的存在。
二
二分法。把世界分为古典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或者说,分为科技的和艺术的。认真地“观看”说明书且重视摩托车保养的是古典的。而对于科技感到烦躁而抗拒地认为需要把摩托车交给专家修的人是浪漫主义的。在二分法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拮抗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既古典主义的,又浪漫主义的,也不存在中间的说法。浪漫的人有一种对科技的“恐惧”。
(让我想起我买电吉他的经历。弹奏木吉他的时候我总觉得很安心,它很简单,纯粹,干净,我按住和弦,右手拨弦。但是电吉他却迟迟难以入门,因为电吉他的第一颗是认识电吉他的构造——和维修电吉他。)
三
良质。朴质。就是这个意思,朴质。一旦你把良质抽离出来,你就得到朴质了。缺乏良质就是朴质的精髓。
良质像一个太阳,它并不是围绕我们的主体和客体运转,它不是被动地照亮它们。它也没有隶属于它们。主体和客体是由它所创造的,它们才是隶属于它的。
四
柏拉图;苏格拉底;斐德络;老子
五
辩证法;修辞学;扭曲的心灵
六
天才。如果剥离书本的“肖陶扩”,可能这本书就是一个类似麦家的《解密》一样的不被人理解的天才的故事。但是情节和现实的互文又让人不得不去承认这估计是一个半自传类的虚构小说。作者同时担任小说家、记者(记录他人语录)、回忆的人、心理咨询师、父亲、旅行家等等角色。
在后半段书本的小说(故事)色彩越来越浓烈,叙述的语气开始越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