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这本书不是我惯常感兴趣的题材,进入公众表达欲下行周期的我也许久没有写作,为了写这篇书评还重新激活了这个沉寂得像个僵尸粉的豆瓣号,所有的这些例外都源自对晓宇这个奇妙朋友的好奇心。而如书籍简介里所提及‘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和私人性的独特文本',我这篇文章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书评-更像是在2023年的我,在14-15年的L和69-75年的牛津学者的引领下,抽丝剥茧般去理解作为朋友和作为作者双重身份的晓宇,探究他所认知、构建的世界以及与世界交手的方式,并希冀以此推动自己与世界相处的自洽。
我眼中的晓宇具备能够灵活流动于不同空间、领域、圈层的奇妙能力,作为一位兼具优秀文学写作功底、新闻传播思维、人类学田野技能和一线国际发展实战经验的国际关系学者,这种跨界在一种层面上也许会招致对他广而不精、浮光掠影的‘边缘人‘的指摘(这可能是一些读者对于《利马之梦》流于’沉浸式体验‘的批评),但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这个日趋结构性割裂和失序的时代,能够像’灵媒‘一样去推动不同次元壁之间的理解、交流和对话,这种能够‘在现场’的参与和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晓宇聪明地在中西方冲突协调x国际发展的交叉地带找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学者的差异化定位,并在专业领域的学者身份和大众传播的作家身份中实现了微妙的平衡,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独特的带有个人色彩的文风,虽然这可能会让熟悉出版行业惯用的书籍分类方式的读者前置期望落空,因为它确实无法被定义、归类和标签化。这也许就是晓宇在经历了漫长志业和人生危机后找到的新思路-“Wintheno-winsituationbyrewritingtherules"。
就像这本书虽然是一本非虚构小说,但我在书里还是处处看到了晓宇的影子(尽管他一直跟我强调不要对号入座):虽然L可能跟他的经历有点像,但整本书更像是把自己的神形打散然后像胡椒面一样撒进了整本书里,因而作为彩蛋的额外阅读乐趣,是像语文应试题一样去’分析本段作者的意图和中心思想'。在作为半个同行的我看来,这本书像是对国际发展这个不算主流行业的科普–除了对这个自嘲为’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联合国的心'行业种种怪象的辛辣嘲讽,也包含大量不为人熟知国家地域的背景信息,甚至过于geeky的笑话(比如露西之死这个梗,即使长居非洲的我也是凭借偶然某次在内罗毕吃地锅鸡,刚好餐厅电视正在播放相关新闻的机缘才能get到),都让这本书引发读者共鸣的难度增大,乍看上去就像一个牛津精英的喃喃自语。但这种着眼于最细小之处,大段大段用诗意和文学化的细腻笔触来描绘生活化的场景的行文方式,却也有对于在大众化场域里讨论国际关系的抽象命题有风险对冲的效果–讲故事,显然比谈’主义’,更能被大多数人理解和共情,毕竟现在连直男在相亲时谈历史、谈国关都成了会被吐槽的大忌。而晓宇感兴趣和擅长的,恰是焦距宏大叙事里的普通人,不论是乌战中的女兵、难民营里的写作者,还是书里这栋维多利亚时期的红砖房里的几个老伙计,都成了承载故事的容器和说书的人。而由此带来的趣味、创造力和可读性,恰恰就是在不同圈层之间跨界沟通的利器,这也许就是晓宇惯用非虚构的方式进行社会型学术写作的坚持。
我最饶有兴致读的部分、也是最体现作者思辨能力的部分其实是脚注,这些一本正经但又带有狡黠的反讽幽默去定义和解释当前这个“战前世界”的种种现象,有一种未来学的理性分析方法与历史或然小说的写作手法混搭的奇妙化学反应。比如晓宇借由’国际发展’这一定义调侃了天真的线性阶段的时间观-而当前的世界越发像一个能看到不同年代层的地质化石切片,在多元宇宙滚滚轮动的时代背景下,晓宇喜欢把自己置身战争和冲突前线,在激烈的、粗粝的、向死而生的巨大社会动能对撞中去想象和重塑对世界的理解,并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文中似是而非的'战前/战后'的时间分野就像一个模糊的结界,也许文中读到的所有都是'时间错位症'带来的幻境,就像我以为跟晓宇算是熟络,然而我们之间的交流从来都是关于世界之广袤而甚少涉及自己,我对真实的他知之甚少。但若是仔细辨别书籍封皮上那个半潜于水中的人像及他意味深长的表情,又何以得知在光的折射作用下,我们所看到的水下之人和他所存在的世界有多大程度是幻象呢?
但Thebeautyofchaosandillusion,也是人生这盘游戏最有趣的元素。
致每个追光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