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沿海,日常餐桌上总有海鲜。但最近,我们家不吃海鲜了,不是不喜欢吃,是不敢吃,以后估计也吃不到了。只因日本前阵子将储存多年的核污水排入大海里,如果说核污水可以静止在日本附近的海域,我们是不用担心自己家门前海里捞起的海鲜的,但是众所周知,整个地球是息息相关,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对所生存的地球多些了解,就肯定会理解这一点的。
如果说以前对地球的认识,只限于它的岩石,但在近十年里飞速发展的地质学里,早已拓展它的范围,不仅研究岩石,还研究大气、海洋、冰盖、地磁场,以及地球系统中的其他活动部位;不仅仅研究地球这颗行星的过去,还研究它的现在和将来。
在《地质词典》这本书中,可窥见一斑。
书中记录了75条稀奇古怪的地质词条,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又不缺幽默感的方式向我们普及地球的历史。
一、鬼斧神工的地点
位于美国国家公园的酋长山,是北美有名的飞来峰。在几千米之远就可看见,顶峰呈块状由十多亿年前的元古代石灰岩组成,其基底是白垩纪页岩,可它的年龄只有1亿年。从十多亿年到1亿年的差别,现在用手指头算下,差十几个亿,中间却不知道发生多少事,它们如何堆叠成山的,引人思索。
飞来峰是外化在地球上面的,而洞穴堆积物则是掩藏于地下。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钟乳石和石笋。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发生物定的变化:从酸性变为碱性然后再变回来。正是这样,洞穴中的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蚀。随着时间的推移,洞穴堆积物在地下安静地生长,并记录下周围环境甚至是地表之上的变化。
就像意大利有个卡尔卡雷山峦洞里的钟乳石一样,它们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地质历史拓印,记录了整个洞穴随着山脉不断升高,地壳持续活动,发生褶皱而逐渐倾斜并最终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的过程。
二、奇闻异事
我们知道鸡会吃石头,以帮助消化,那你知道恐龙也会吗?
在中生代时期,贪吃的草食动物因为没有磨齿,所以它们也需要吃石头,来磨碎胃肠中坚硬的植物。只不过,它们吃的石头颗粒比较大,可达10CM大小。
这样的石头,我们现在叫它胃石,是砂囊化石,看上去非常光滑。之所以光滑,原因我不说,你也猜得到。
不仅恐龙这样的庞然大物会吃石子,其实作为人类的我们也会吃土。
在世界上有些地方文化中,人吃土或磨成粉的岩石,特别是黏土和白垩土,在医学领域称为“食土癖”。而饥荒年代,人类也曾吃过土来充饥。
原因在于土里有人类营养所需元素,比如钙、钠、铁和锌。
三、跌宕起伏的行星历史
锆石,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具传奇色彩的东西,甚至比钻石还恒久远。
它的发现有个故事。
1971年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一块月岩中的花岗质碎片中发现锆石晶体。
2019年,这个锆石晶体被确定属于40亿年前,此外,人们还发现其中的微量元素特征跟其他月岩的不一样,反而与地球上岩石中的相近。
由此推论:当年地球曾遭陨石撞击,这块花岗岩连带着其中的锆石晶体,一起被抛进太空,最终降落在月球上。40亿年后,人类宇航员登月恰巧发现了它,带回了地球。
锆石,比地球上其他矿物的保存时间都要长。相比钻石作为碳的一种化身,由于碳的不稳定会慢慢变成石墨,而锆石极耐化学分解和物理磨蚀,才真正能做到恒久远。
因此,也许将来有天,我们能在火星上也发现锆石的踪迹。
这就使各行星之间有所来往成为可能,而被记录。
以上,只是《地质词典》一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剧透。而当我读完之后,顿感内心充盈了些,只因对所生存的地球增加了了解,心里有种踏实的感觉。这就像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去思考:我是谁?我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
不仅如此,还对地球的后代,共享地球的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识,更增添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如果你有兴趣更进一步了解,不妨再深入读一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