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殖民:霸权公司三百年(1600-1900)》是斯蒂芬·R.鲍恩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他之前著作《1494:瓜分世界的条约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的延续和更宏大的话题。本书的英文名为Merchant Kings: When Companies Ruled the World, 1600-1900,其中的Merchant Kings 暗示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和演变,商人和国王、贸易和殖民、经营和统治、经济和政治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壮大和衰败。因此,相对于《香料传奇》和《改变历史的香料商人》聚焦于香料本身和航海战争的细节,本书更侧重于描绘追寻香料的实体——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哈德逊湾公司、南非公司,俄国俄美公司等六大公司各自有着不同的制度渊源和个性特色。作者选取了六位核心人物,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公司的纠葛,他们的性格和天赋也影响了公司的风格和基调。这种写法使得本书更加生动易读,但也导致一些更深入的思考被相对忽略。
这些公司实体更像是欧洲民族战争、文化与经济霸权斗争的商业延伸,而不仅仅是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的产物。它们占据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灰色地带。
在《尾声》中,作者提到垄断性公司在有限时间内为其所属国家提供了巨大利益,但与所有机构一样,它们的作用渐渐过时,如果它们的权力没有被削弱,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商业之王带领他们的公司远离了纯粹的商业源头,走向社会剥削和对整个社会的政治征服。这正是本书潜藏的主题:商业公司以贸易之名行统治之事,最终因无法协调而衰亡。然而,这不是个别的、偶然的问题,而是西欧人从中世纪殖民国家过渡到近代殖民帝国的中间阶段。
在《你所不知道的欧洲中世纪盛期》中,我们提到中世纪殖民是将拉丁基督教世界的核心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形式复制到边疆地区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封建制,通过城堡和骑士的保护,将西欧的法兰克村庄和社会组织复制到边疆地区。
然而,《大英帝国:成与败》描绘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尝试:当人们试图将它变成一个坚固的实体时,却发现无法应对其野蛮生长的复杂性。与欧洲的“欧洲化”不同,全球殖民帝国无法完全“英国化”,大英帝国的维持取决于其殖民地不能变成英国的一部分,这是近现代中心-边缘体系的经验。全球殖民帝国依赖于异质性而非同质性的细胞复制,商品交换、精英统治、技术差异、种族文化等因素不仅构成了近代殖民帝国的基础,也阻碍了这些殖民帝国的整合为“现代帝国”(只有美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
综上所述,从前后对比来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书所描述的“商人王”/贸易公司面临的主要矛盾:在欧洲多国争霸、宗教战争的背景下,公司发现自己既不能追求纯粹的商业利益,又无法有效地统治新殖民地。
英国从葡萄牙、西班牙等先前开辟航线的国家那里抢夺贸易站点和路线,从一开始就与战争冲突密不可分。站在更广阔的视角上,印度洋和南中国海也从未脱离纷争,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从未想象过和平自由贸易。贸易所得被用来支持欧洲的战争和霸业,战争和霸业又延伸到贸易中去。航海所需的漫长时间(直到20世纪初才能在半个地球上跨越一年的时间)阻碍了行政、军事和社会组织的扩展。
因此,公司既需要母国提供技术、物资和人力支持,又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治和自主。封建制无法适应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其契约关系、组织方式和思维意识已经过时,也不能支持在数千里之外的殖民地建设。在新模式出现之前,垄断性贸易公司首先在主流地位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优势在于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类似封建制的殖民方案,封建领主 + 中世纪堡垒 + 十字弩 + 村庄被替换为总督/经理 + 现代堡垒 + 火炮 + 种植园,同时避免了封建制及其相应的法律和思维体系,逐步形成了自由贸易、文明教化、经济利润、公司制度等新的论述和观念体系。然而,它的劣势也十分明显,权力传统上由封建制分配给地方的方式正逐步被欧洲君主和议会夺回,贸易公司在制度层面上始终只能公司可以在远方建立自己的行政、军事和法律体系,但最终与公司“尽可能赚取利润”的宗旨不一致,难免陷入困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