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读昆德拉的时候,便留意到这本书,但当时对其他作家很不熟悉,就没有顺着读下去。虽说现在也没有读过多少本现代主义小说,不过无论如何,也需要某些开端吧。这本书还是成为了第一道“解析”传送门。
在此之前,我总是觉得现代主义像是环绕在自己身侧的影子。好几次无意的选读,不仅会带来穿刺内心的震撼,也还有一知半解的懵懂。许多混乱模糊的印象被自己悬置、遗忘,不过即使扎进了更早的文学世界,若隐若现的现代浮光还会被自己惦记留念着。
有时候在想,在自己还没有读过这些经典小说之前,就被提前告知了好些有代表性的解读文本的理论方法,是否会扰乱自己首次阅读的原初体验感目前来看,是会被困扰的。在相对轻松地获取到作者如何解读小说的思路后,我也尝试过马上去阅读提到的小说,这样的直接效果,可能是察觉到自己的理解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改善。
但这样的获得似乎是某种被动的“假象”,不过是在重复演绎他人的观点罢了,这对我来说还不够有挑战性,而且会害怕跌入到不想独立思考的惰性之中。当然,我并不是在否认这种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方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必然要学会的研究思路。
只不过,我个人还是会在意顺序不同带来的体验差异。虽说以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学术水平,并不能很敏锐地提炼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思考见解,但凭自己极强的主观性来参融进文学间际之中,这一道天真而直率的目光,是我无法轻易舍弃的。这还不会是自己追求的终点,如果能看到他人的评论与自己的揣摩的感受有相似,那该多欢心啊。
读书之路总是孤独的,我虽不希望别人太多地影响自己感受,但也渴望与他人产生共鸣,进行思想上的交互。同时,我其实也不反感有很好的学者在前带路,哪怕是在阅读一本小说,其作者有时也会忍不住出来解释,但我还是对这些关系的距离应该如何保持,形成了当前的困惑,即如何维系好理论习得与阅读感受、带领阅读与自主理解等方面的平衡。
所能想到的第一个解答是:再看多些书吧,或许能和它们达成更好的默契呢!此外,书里面也提到昆德拉的一个哲学思考“只有一次,等于没有”,这也勉励自己,仓促读过的第一遍并不能代表什么,还需等到今后的重读。
此外,跟着吴晓东老师的思路进行文本研究的过程中,我也深感自己阅读时候形成的思考角度有一定的惯性:总喜欢从内容方面进行回应。而这本书给自己很大的启发就是反复地强调了小说如何创作的这一诗学角度,或者说侧重于发掘作家如何写小说的可能性。仔细想想,也可能是自己的阅读习惯上,倾向于获得思想内容上的体悟,而忽视了如何阐述等过程性层面的解读,但很可能这才是文学的魅力啊。
很很精彩的一次文学巡礼,也如吴老师在后记中提到,遗憾的是没能好好地讲一讲卡尔维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