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这句谶语是对斯通纳一生的诅咒,但也是他能轻易取得读者好感与共情的神奇咒语、能被豁免道德瑕疵的通行证。木讷而坚韧的平凡主人公,在作者春秋笔法的编排下(斯通纳的视角=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成为了“命运”的完美受害者——斯通纳“对自己命运巨大的漠然”,也可以被绝大部分读者解读为“慵懒的温柔”、是源于其他配角的恶意加害。
其中最为“恶毒”的必然是“阁楼上的疯女人”伊迪丝:她疯癫、自私、神经质、性冷淡,折磨、束缚了我们可怜的斯通纳一辈子。那么这个极度脸谱化的、用来制造矛盾推动情节的工具人为何如此?你或许可以从某些缝隙猜测到她是父权制高压家庭的畸形产物,可惜她的故事无人书写。失语的、不在场的伊迪丝被作者叙事的丝线吊着,负责将斯通纳送上神坛。这种叙事上的偏爱不胜枚举,例如伊迪丝怀孕后作者会大篇幅地描写斯通纳兼顾教务和部分家务以表现其辛劳和牺牲,引得评论区众多读者心疼与不忿;而伊迪丝性命攸关的分娩(且明显是难产)仅落得“为期三天的辛苦”几个字。
本书遍布这样的叙事陷阱,几乎可视作一场文字实验:一个顾影自怜的主角如何遮蔽其他主体性,从而轻易引导读者的自我代入、“站队”和对其他角色的“讨伐”——而独独对主角宽容,或者说对“自己”宽容。在四十多岁的斯通纳婚内出轨学生的情节下,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读者都为男主燃起第二春感到由衷的释怀和喜悦,而对跨越20岁的师生恋中明显的教师特权滥用和权力不对等选择性无视。当被通知学生会因不伦恋被开除后,“斯通纳超然地说,‘可我从未想到——我做梦都没想到他会——’”斯通纳真的从来没想过后果吗?终身教职的老男人和年轻女学生,谁会在不被允许的关系里被牺牲?究竟是自私还是愚蠢,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不出所料这个情节仍引起一通命运无常和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感慨,只能说本书在读者被牵着鼻子走的这方面是很成功的...最后的最后,有什么会比一场绝症更适合无法抵抗命运的无力感?作者写到角色的死亡时达到笔力的巅峰,写到斯通纳弥留之际时不乏神来之笔——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针对角色的谋杀。
总体来说,是一本出乎意料的书:有一个青年、中年时期设定在一战、二战的主角,故事却围绕着远离战场的“避难所”大学;久负盛名,读起来却不甚满意;独家版权,翻译却处处错译、漏译,也没有序言后记。只能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