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封留在家里了。用飞机上拍的这张吧。
“我否定陈词滥调的东西,我追求可爱的东西。”——本书《埋葬一条金鱼》的作者在开篇就谈到,她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让那些不认识洪常秀导演的读者认识到这位导演,而是让已经对洪导演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的人更加深入认识他,认识他电影作品的风格。
相比其他蜚声国际的韩国导演,洪常秀导演显得比较不为人所熟知。若是随意在路上做个问卷调查,问是否知道谁是洪常秀,以及列举他的作品有什么,想来并不是很多人能回答上来。不过,对于一些喜欢洪常秀导演风格的观众来说,他的作品别具特色。虽然说,他的电影叙事大都是一个男人(或者几个男人)在街上游荡,与相识不久的女性试图发生关系。他们没有在关系深入后继续相守,而是各自回到原先所在的地方。似乎这样的情节,在一切追求情节和内容的观众看来,显得乏味无趣。在喜欢这种电影叙事作品的观众眼中,每一帧都适合反复看,拉回去重新看。他们看的不仅是场景转换,还是人物的内心变化。
洪常秀导演不会提前精心设定故事情节。他只给演员看一份简洁的剧本前情纲要。他更想要的是演员们的即时发挥,所以通常只在开拍前一个小时左右开始写当天拍摄部分的剧本。那么等剧本交到演员手上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初次读到最终版本。需要全神贯注投入剧本阅读,演员们才可能在开拍时达到最佳状态,最完美表现。这种行事风格看来有点冒险,也会存在不确定因素,比如导演临时起兴喝酒喝多了腹泻了(只能咬紧牙关写剧本)。后来也确实发生过一次,他只好暂缓当天的拍摄。由于风格的独特,他很难被取代,也鲜少有人能帮忙写作剧本。
既然有那么惨痛的经历,导演还会选择开拍前才写当天拍摄的剧本吗,有没有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做事风格在本书访谈部分,洪常秀导演回答说自己非常喜欢演员们第一次读剧本台词的那一刻。他不会放弃,也很难改变这种工作方式。听起来可能有点自虐,但他觉得就像上瘾一样。或许这是这样逼迫自己(假定deadline)的工作方式,能让他的大脑保持高速运转,文思敏捷。“用这种方法拍了这么多电影之后,我开始相信,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创意才会涌现。”
想来应该会有很多喜欢洪常秀导演及作品的观众,对于导演尚未得到应得的赞赏耿耿于。他值得更多的观众、提名还有获奖。他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独行侠。不过,他没有气馁,也努力让自己不感到孤独。他说即使老了,也要保持对形式的坚持。我们只需要等待他的持续创作。终有他得到赞誉的那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