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被西方称为“第五大发明”,对古代文化制度繁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古代,中举的是少数,失落的是广大的读书人。”
徐海蛟就是对文字表达有极致追求的人,他的这本《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讲述了就是十三位科举不中的名人:
有心怀天下苍生的诗中圣哲,杜甫;
也有早逝的“诗”,李贺;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和姜夔;
元末艺术的领军人物——王冕;
还有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
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的徐渭;
为世人留下《湖心亭看雪》和《夜航船》的大才子张岱;
明末清初因狂狷而丧命的文评大师,金圣叹;
提出“提出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思想”的思想家,顾炎武;
那个一碗茶水一个故事的《聊斋志异》的主笔,蒲松龄;
人生故事比小说更加传奇的吴敬梓留下来千古奇书《儒林外史》。
这十三位科举落榜者,虽然是科举中的失败者,但他们不朽的人格和作品,不凡的精神气度与人生格局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对照我们的教育现状,蕞终能通过高考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水准,那么这本书对我们也有很多启迪意义。
徐海蛟说“我写这本书,就是要告诉全天下的读者,我们的生命还是有无限可能性的。”不只是考上985、211,还有众多的选项让我们去选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