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城南旧事》,回忆了快乐的童年之后,我们的读书会迎来这本《中年之路》。正如译者郑世彦老师所说,不知是他在寻找这本书,还是这书找到了他,我认为,是书和我们有了感应。所谓的彼此召唤,我们在此相遇。
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对它的理念很有共鸣,认为人到中年必然经历中年危机,迷茫、困惑、各种焦虑。探讨完本书之后,我反而延伸出更多的见解,更喜欢用“中年不惑”而不是“中年危机”这个表达了。我想,这就是读书会的魅力,它不只是共振,且同时有了思辨和成长。
源于本书会有些心理学的探讨,于是乎,有人会探索其中去挖掘自我问题,也有人觉着似懂非懂有了疑惑,更有人感觉豁然开朗,意会便好。这让我想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思考的方向不同。比如说,西方人普遍有宗教信仰,所谓的信奉上帝,认为人生来是有原罪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反思,改变。因此西方思想会去发现问题,告诉你哪里不行不对,再来教你怎么改进。而中国的主流思想是人性本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每个阶段总有自己的优势,总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这里我们就要中西方结合,用西方的视角去看见问题而非陷入其中,用东方视角去积极应对而非盲目乐观。有些心理学研究者表示不喜欢“正能量”这个词,感觉是在压抑所谓的“负面”情绪。这其实也是东方人的含蓄,家丑不可外扬,男人有泪不轻弹等等,因为压得太过,开始学习西方的表达、感受、做自己等等来释放。而我觉得一分为二,过于关注感受容易回避真正的问题,没有了感受也容易生病。真正的“正能量”其实很可贵,那是可以承受和内化自己的情绪,那是有能力的独立担当,担当了自己,感染了他人。
为什么要分享以上这些呢,因为我们人到中年了,小到看书大到文化思辨和人生态度,也需要更加豁达和客观了。以此态度再来看书看世界,是否也有了更多的收获呢。
再来回望《中年之路》,人到中年,我们大多数精力都在事业、家庭之中,留给自己的时间更是越来越少了。这时候会去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自由、孤独、无意义、死亡。浅层的自由可能是,拥有自己的时间,为自己而活等等。真正的自由可能就在事业、家庭之中,我们运用这两者的平衡去获得“成功”,而成功的终极目标也是自由。因此,自由之后会体验到孤独感,前方无人的孤独感,接着便开始无意义,成功之后的莫名空虚感。于是会继续追逐下一个自由的体验,类似搞科研的一次次突破,做管理的一次次晋升,带孩子的一次次成长,自我实现的不断尝试和挑战。所以说,自由它是一个又一个的点,孤独也是一样,而工作狂或成瘾的人也许把它当成了线,害怕停和慢下来的独处感。
若说童年是拥有魔法思维,青春期拥有英雄思维,而人到中年必然就是面对了现实的一切。焦虑也会成为中年常态,适当的焦虑显然是有必要的,它也是自由的前奏。因为要付出比别人多出更多,是否成功又不确定,显然就会产生焦虑,这甚至是自由的必要条件,也就是焦虑的意义。
书中提到了中年之路的婚姻,要么草草收场,要么苦苦挣扎。源于爱情的选择源于投射,可能选了自己缺失和需要的部分等,就很难把对方当成真正独立的个体存在。当自我不再需要或对方不再给予,于是产生强烈的失落和失控感,冲突就出现了。若是无法看清投射便会出现外遇或是婚姻的解体,若是积极面对了投射反而会因此收获力量。《中年之路》说道,“如果一个人不再急切地从伴侣身上寻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