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子:老北京的四季风情》(以下简称《我们的日子》)这本书中,作者何大齐、木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最饱含温情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一九四五至一九五五这十年的时间里老北京里的小吃、走街串巷的小贩、特有的运输方式等人间缩影。
他们以时间为轴,将生活点滴串联起来,共同为我们描绘了那段时间内老北京人的生活面貌,从而间接告诉我们,北京在这七十年中发生的变化,祖国在这七十年中发生的变化。
回看过去,展望未来。
几年前农忙时,我回到老家。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看着自动收割机感慨地对我说,“这是个时代好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都成了现实!”
从纯手工收割到全自动化,我想只有像她这样经历过战乱、经历过饥荒的人才能体会到吧。
其实,在那个只能靠人力才能完成作业的年代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坚毅劲儿。
“窝脖儿”这个行业,估计很多人没听过。其实它是上世纪在北京地区流行的一个运输方式。
“不用车拉不用肩挑,只用一块长一米,宽三十厘米的木板,再加一根木条和一根绳子就齐活。运输时先把物件摆在木板上……都包装好以后,由别人帮忙,把捆好货物的木板抬放在肩颈上,低下头用脖子顶住,就可以上路了。”
木板加肩颈,构成了当时最简易、最稳妥的运输方式。“窝脖儿”运输队靠良好的口碑广受欢迎。运送嫁妆或一些贵重的物品都找他们。
现在回过头看“窝脖儿”这个行业,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生活之艰难。难道他们不知道“窝脖儿”对身体的坏处吗当然知道。但面对生活的困境,他们只能在生存和健康之间选择先活下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在我居住的城市,有一家名叫“人间岁月”的展览馆。里边的一台缝纫机、黑白电视机、电话、挂历……每一件老物件都让人感到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物品确确实实存在过;陌生的是,这些物件大多都已经被时间所淘汰。
特别是里头的缝纫机,现在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安静的呆在展馆里。但在以前,它是家庭妇女的心头好,一家人是否有衣穿全靠它。
时间再往回赶,当缝纫机还未普及之前,一家人是否有衣穿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女人身上。那时的女人尽管不像现代女性一样识文断字,但一家人的吃食、衣服全出自她一个人之手。
书中作者的母亲有个专门放针线的笸箩,那是母亲的魔法盒,家人的衣服都是从里头变出来的。作者的母亲是那个时代母亲的缩影,她们勤劳、持家、善良、淳朴。
七十年中之大巨变。
每一样事物的出现和消失都有其历史的使然和必然,如人力车。而人力车夫则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群人。
坐车的人和拉车的人构成了这个城市最特殊的一道风景线。一边在赶时间,一边为了养家糊口;一边是富贵家人的出行方式,一边是劳苦大众的艰难求生存;一边是美好,一边是现实;尽管视觉上给人以不适感,但这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也是最真实的一部分。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以前一下雨变墨盒的马路变成了柏油马路;以前的平房被一座座高楼所替代;出行更是从步行、骑驴变成了乘坐私家车、高铁和飞机。人力车最终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在诉说着祖国发生的变化,同样也在诉说着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闲话家常的悠闲时光。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的幸福指数都高。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但这个时代同样也有其弊端。我们习惯了数字化,习惯了手机,习惯了WiFi,习惯了高效率,却唯独不习惯了与他人相处。智能化方便了生活,却也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书中,作者回忆儿时夏天家里吃西瓜:早上将西瓜放入井水中浸泡,等晚上时将其捞出,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聊边吃。一边吃着带着井水天然凉气的西瓜,一边与家人闲话家长,那是夏天生活中一大乐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