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疫情3年压抑了太久,这个五一假期,人们“报复式”地潇洒出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尝尝各地的美食风味。
正因为每个人都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引发的现象是到处都是“人从众”,走到哪里都是人挤人。
吃饭排队,游玩景点排队,出发返程也是拥堵一片,想想都觉得累。
这份热闹我就不去凑了,五天的假期宅在家里:搞搞卫生,捣腾美食,最惬意的是读读书。
趁着假期,我翻出了阿伦森博士的新书《社会心理学(第10版)》,静静地读了起来。
虽然我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但是这部厚重的心理学巨著,却令人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观点好似就在解说自己一样。
我想这就是好书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吧。
比如,当我读到第11章“亲社会行为:人们为什么帮助他人”时,它深入细致地阐述了一个人的行为是出于利他还是利己。
常言道:无利不起早。对于很多人而言,所作所为或多或少都带着利己的成分在里面,做一件事总会希望带来好的收益或者助益。
然而,还有一些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们只是纯粹地为了帮助他人,并不希望从中获得什么有利于自己的好处。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们帮助他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在书中,阿伦森博士指出,“助人行为可以以多种方式受到奖赏”:
①、助人可以增加某个人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就会心怀感激,而这份感激之情也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促使我们对他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回报。
助人为乐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帮助了我,我自然也会知恩图报,这是双向奔赴的好事情。
②、助人还可以减轻旁观者的压力。
从心理感受而言,人们在看到他人受苦的时候会感到不安,内心生发的助人情结可以减轻自己的痛苦。
人心都是向善的,看到别人遭受痛苦与苦难,内心里自然会感到于心不忍,从而想着通过做什么来帮助他,来减轻心中的痛苦感。
③、通过帮助他人,还可以得到来自他人的社会赞许以及增强的自我价值感。
每个人都有获得被肯定、被认可的期望,而通过帮助他人,恰好可以实现获得他人认可的社会价值感。
因而,在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喜欢帮助他人,悦人的同时愉悦自我,会感到很有存在感和价值感。
以上这些都是利己的行为,除此以外,生活中还存在一种纯粹的利他主义。
这就是巴特森的共情-利他主义假说: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共情时,我们会试图处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而不管我们能否得到些什么。
比如,当我们走到电梯里,看到一个抱着婴儿的新手妈妈,另一只手还拎着装满纸尿裤、奶瓶、拨浪鼓的袋子。
当她正在哄哇哇大哭的宝宝时,不小心袋子里的东西散落一地......
看到她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你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情,觉得当妈妈真的很不容易,于是你主动地弯下腰,帮她捡起了东西。
你帮她捡东西这一行为,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纯粹地出于共情,觉得这个妈妈很不容易,随手帮了她。
这个假期虽然没有出去凑热闹,但是读了这本《社会心理学(第10版)》,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人心向善,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多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儿,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END-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