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完这本书,我对芦苇的印象很深。他遵从内心,不受物欲的影响,真实而专业。他与那些大导演相比更注重电影的基础工作,是一位孤独而略显沉重的理想主义者。然而,阅读这本书不能从一次访谈中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本质,更不能对其他提及的人做评判。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了解一个出生在50年代的人,他的丰富经历和相当阅读量,以及他对自己对人和对事的理解。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对比,包括年代对比、经历对比和人物观点对比等。80年代创作环境的开放使一些精彩作品问世,但此后进入了一个物欲膨胀的时代,开放和平等的氛围发生了改变,很难再出现优秀的作品。只有经历丰富的人、身临其境的人或者专业搜集资料的人才有可能创作出真实且精彩的作品。人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和认知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人面对环境变化时自身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的观点和做事方法。这种对比容易让人产生倾向和偏见,觉得芦苇是对的,那些大导演后来的选择是错的,所以他们没有再创作出经典的电影。从客观事实来看,芦苇写出了经典的电影剧本并参与了电影的创作,而那些大导演在经典之后确实没有拍出超过或接近经典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认同按照芦苇的方式创作才能得到好作品,但从个人选择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评判那些导演做出这些选择的动机。因此,我们不能从本书中获得简单评判人动机的东西,就像我最初认为芦苇的人格比大导演们的高一样,这是不合理的评判。通过这本书,我对芦苇有了一些了解,其中既有事实,也有他个人的观点。然而,对于那些大导演,通过本书或媒体报道很难形成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所以我想到了一句话:“不能轻易评判人的动机”。此外,他们也有权利和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应该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是关于50年代的人们生活场景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环境。芦苇在其中是如何成长和做出选择的,他为什么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心行动。这个时代的变化真的是造就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主要因素吗?同时代的人中,为什么芦苇能够成为一根不摇摆的芦苇,而其他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如果说是时代造就了他们,那为什么他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只是个体差异的结果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