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了作者的个人经历——从律所辞职误打误撞进入本土投行(卷商),最后激流勇退的故事。虽然有人认为本书中干货太少,中外投行的对比也有失偏颇,但我对这本书的预期是了解国内卷商的主营业务、工作情况,这本书符合了我的预期。
作者在IDB的工作经历让他从菜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手,啥都不会变成最后可以独自去忽悠。他从前台IBD部门转到后台资本市场部,时不时跳出来讲述宏观大环境。书中夹杂着很多个故事和作者参与上市公司尽职调查的事情等。其中详细写了如何快速学习褪去菜鸟光环,如何在尽职调查时查明真相。
本书讲述了中国投行IBD部分主要(与美国有所不同),天天出差,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很久,美国市场制度成熟中介很多,投行IBD主要是把资源中介整合到一起打包上市。而我国卷商人员需要一步步从零开始把所有问题全部解决最后上市。在尽调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起草招股书最后路演一揽子服务,所以非常耗时间,经常加班。很多人也在其中养成了那种调标点符号角度那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员工们经常要去二三线城市出差,生活远没有那么光鲜。
投行IBD人士工资有限,主要来源为项目成功上市的奖金,但是很多时候项目被毙了一分钱也拿不到,并且当证监会缩减IPO通道审核时大家都无事可干。我国投行人士不需要像美国商学院一样学习很多的模型分析(根本用不到),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说服能力。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想想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了钱还是真的想做这个事情才去投行。想要去就必须沉下心来钻研必备的技能和知识,对待工作的态度至关重要,放下自己的骄傲,谦虚的想别人学习,才能最快速的进步,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职业思考要有前瞻性,即使自己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时不时要去看看大环境。
"投行是体现集体智慧的工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因为个人经验显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哪怕他是法律和财务领域通吃的专家。一个有专业特长的人可以在投行工作很久,但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家”。除了必备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甚至个人魅力,才可能在投行工作中取得真正的成功,而不仅仅是一个在招股说明书上有署名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项目成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