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想说,他在说什么。但是读着读着就觉得,诶,有点意思。直到读完,大呼,好爽。原来治愈只需要一本书,一段故事,甚至是一个片段。
快到中秋节了,这里有一段十分应景的文章,是说他父亲吃蟹的事情。要论讲究,真的没有比那时候的人更讲究的了,他们的讲究不居于外在,更多是骨子里的涵养。父亲说:吃蟹是风雅得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做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虽然我始终觉得吃蟹是一件及其复杂且麻烦的事情,但是每每看到热衷吃蟹的老公能把蟹吃得那么“完美”,就忍不住羡慕。你说一个能把蟹吃好的人,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这本书还讲了什么呢?这本书精选丰子恺“缘缘堂”随笔40余篇,讲人生、讲季节气候风土人情、讲儿时、讲绘画、讲游记。书中配有全汁全味中国风漫画。令我印象深刻的有:
“春” 大家都道“春暖花开”,但丰子恺觉得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
“绘画之用” 他道:绘画是无用的。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他从绘画的意义中悟出了宇宙浑然一体的道理,明白了“一粒沙见世界”,“万物皆备于我”。
“谈儿童画” 大家都觉得孩子画画的时候不要加以干涉,要让他们展开想象力,发散性思维,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但是不知道从旁教导也很重要。就好像孩子自出生以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他们在思想还没建立之前,一直依靠模仿他人来学习,所以被模仿的人就不要指导吗?我常因为孩子,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无形就是一种指导,所以我们不要混淆教导和干涉的意义。
“精神的粮食” 人生目的为何?欲得理想的生活,即欲得快乐的生活。换言之,欲满足种种欲望。人欲有:食欲、色欲、知欲、德欲、美欲。了解了人生的欲望,我再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求时,少了以往的羞涩,就好像现在很多人坦然面对“赚钱”这件事。现在对金钱的渴望不同于以往的“拜金”,直面心底的渴望,才能更加坦率与一往无前。
“不惑之礼”&“古稀之贺” 人生感受随着年岁的变化而变化。当你当“不惑”“古稀”之时会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呢?到那时,我回忆过去的时候,会不会有后悔的事情呢?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吗?会遗憾吗?现今我觉得我不后悔、不遗憾,要享受当下,过去就过去了,乐观展望未来。就好像先生谈到“山水间的生活”,清净的同时必然存在寂寞。利与弊同时共存,但如果爱一物,就要接受它阴暗两面,所以没有什么绝对的选择,只有相对的心灵畅快。所以这本书越看到后面,越有一种放松的心情,越希望当我到不惑、古稀的时候,能有先生这般洒脱与超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