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作者,虽然听说过他的名字,他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学生,但我读过他的书很少。我听说他是个温和、富有童真的人,擅长写作和绘画。不过对于我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打工族来说,散文总是可以等等再读的,只要有时间的话,你懂的。所以我一直等到朋友送了我这本《坐等花开》。
礼尚往来,友人赠书,我决定回赠读后的想法和感受,这也算是一种回报,或者至少是一种尊重。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将“等有时间”的计划提前,立即开始阅读。
书的封面是柳绿色的,配上桃红色的腰封,充满了春天的氛围。封面上的人物被轻描淡写地勾勒出来,明明连眼睛都被省略掉了,但仍然让人感受到其中透出的春天气息。整个画面中弥漫着春意,无法抹去。即使在秋天逐渐到来的时节,我仍然能感受到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就像花朵即将盛开。
翻开书页,浅绿色的内页令阅读的眼睛也感到愉悦。目录中有五个部分,从“好花时节不闲身”到“人间有大美”,再到“有情世界,天真生活”。已经有三朵娇艳的花悄然绽放,就连“静待岁月开成花”和“此生已近桃花源”两章的名称,都能让人想象花朵绽开的美丽模样。
生活之花: “好花时节不闲身”部分中既有自然景观,又有生活的描绘。无论是画作还是文字,通过丰子恺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最自然的人间烟火,乡村和城市都有自然景观,也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
这些花朵是丰子恺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春天时晴时雨,温暖时寒冷,虽然生活中可能不那么舒适,但因为自然的产生,人们在精神上感到非常愉快。
这些花朵是丰子恺所触及的,因为他画了很多柳树,所以被人们认为他喜欢柳树。正是因为被人们说喜欢柳树,让他觉得自己与柳树有了一种纽带,这其中蕴含着偶然的因素。
在朴实而含蓄的画作和文章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所见所闻在艺术中萌发、生根、开花。
艺术之花: 尽管丰子恺跟随李叔同学画画,起初并没有志向成为画家。直到有一天,李叔同突然对他说,他教了这么多年,还从没有见过有人进步如此迅速。这才让丰子恺专注于绘画。
丰子恺曾评价自己的画作,说他的画是“孤独的、奇怪的、既非东方又非西方的画作”。
我没有资格评价大师级画家的作品。但作为普通人,我可以说一说我的感受。我喜欢他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意境,也喜欢他通过文字表达他对艺术的看法。
比如他说,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识的,是欣赏的,不是实用的;又比如他说,在艺术的字画中,没有自成一体的一笔。
这是他的艺术之花,也是他能够在普通人心中种下的艺术之花。
童趣之花: 丰子恺对童真童趣的追求几乎可以说是他的一个标志。他细致地观察孩子们,也用心地画他们。
比如他画了一个给凳子穿鞋的女儿,她竟然发现凳子比自己多了两只脚!
丰子恺非常崇拜孩子们的童真童趣,他直言不讳地批评那位教训女儿“弄脏了袜子”的母亲,觉得这样做非常破坏气氛。
他甚至责备那个把他十几页《楚辞》撕破的孩子,对孩子发火到让孩子哭泣,这正是他的“不明”。
他说他向往孩子们的生活,说世间的成年人永远无法像孩子们那样真实和纯洁,大人们总是虚伪和不自然,但他们却将这种虚伪理解为含蓄和深刻,这是各种美德。
在他的眼中,童真童趣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比成年人更聪明和全面。
在读《坐等花开》之前,听说了一个关于丰子恺的故事:当弘一法师圆寂时,丰子恺正和家人流浪在外。他说,当接到老师去世的消息时,“并没有惊慌或哀伤”,因为在他确认老师迟早会离世之前,他已经默默为此做好了准备……
那时我就想,他的内心肯定充满着温情,非常真诚又雅致,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温暖。
读完《坐等花开》,似乎让我找到了他如此温情的原因。因为在丰子恺的画作和文字中,一个之前对他的作品并不熟悉的人,仍然能够看到他从生活到艺术,都在追求自然和童真的内核。我看到了生活之花、艺术之花和童心之花一朵朵绽放,如诗如画,温暖而治愈民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