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骑驴》的故事里有一对搞笑的父子,旁人说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做事没有应变能力,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指哪打哪。
还有一些人表现为“条件反射性”的说话不经大脑。总是“话不对题”,不知所云,想一出是一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第三类人则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不关心内在的原因和联系。
我们把这三种人,统称“思考难民”。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成为“思考难民”。
现在有这样一本书《洋葱思考法》,日本作者芝本秀德结合自己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经历和后来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经验写成。
他分析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思考难题,提出抓住问题本质,从而真正解决问题的“洋葱思考法”。书中包含解决问题流程的八个步骤、深层思考的五个层级以及每个层级所必须具备的思考技能,简单明白地展示给读者。
1、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概念技能”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技能就是一种可以正确运用某项技术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技能是最有价值的呢 在现代工作生活中,我们最需要具备的技能是概念技能——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的能力,能通过对复杂事物的概念化处理来获取事物本质的能力。 著名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曾提出了“卡茨模型”,其认为管理者必须具备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技能。 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不同的层级对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所要占据的比例不同。高级管理层对概念技能的需求尤为突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人都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职位的晋级,成为管理者。 但是随着人员在企业职位的向上流动中,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一个组织中,每个员工都趋向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职位。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定律”。 那么如何让自己更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岗匹配”呢需要我们拥有更强大的概念技能,也就是更善于进行深度思考。 作者所说的深度思考,指的就是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一层一层的接近事物的本质。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方法被称为“洋葱思考法”。
2、“洋葱思考法”的“五个层级” 作者提出解决问题需要分为八个步骤: 设定问题——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评价解决方案——计划和模拟实施——正式实施——反思。 每个步骤所需要的思考方式都不相同,所需的思考技能也不尽相同。 作者在书里将思考分为五个层级,分别对应五种思考技能。 第一层思考:看表象。所需技能为正确阐释概念。 我们常常在工作中会使用一些习惯用语、专业术语。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也没有真正思考过是否使用得当。 这些词汇只是空洞的装饰。 只有真正了解它们,用语言去准确定义它们,才能促使自己主动思考。 第二层思考:找关联。所需技能为建立逻辑关系。关系等于逻辑。 工作中有六种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目的与方法的关系,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扩大与均衡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我们只有准确理清事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层思考:搭结构。必备思考技能为优化思维结构。 结构是指关系与关系之间的连接。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着复杂的结构,我们只有运用逻辑思维实现结构的可视化,进行结构分析来解决问题。 譬如“鱼骨图分析法”就是将问题结构进行可视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它把可能存在的每种事项进行了罗列,主要的和次要的一一展现,让你清楚明了。 “5why分析法”则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的重复“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将原因与结果的结构进行可视化处理,推理演变的步骤充分细致。 每个问题背后都有它特有的结构,而就是通过不断改善结构来营造一个不易发生问题的环境。 第四层思考:寻本质。思考技能为探寻本质规律。 所谓探寻本质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抽象化,通过现象看本质。关键内容就是在不同的东西中找共同点,进行筛选分类归纳。 “亲和图法”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意见一一写在不同便笺上,将它们分组以后给每一组命名。将相似意见和相悖的意见进行分类,把相似意见放在比较近的地方。 在进行抽象化处理的时候,需要管理者不停变换切入点,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抽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