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的第一部俄国长篇小说,上来就遭到了一个考验QAQ。我花了大约300页的时间才弄清楚人物的名字(这些俄国人真是的,居然有四种称呼:父称+昵称+本名+职位名,有时候一个段落里要出现两种(╯‵□′)╯︵┻━┻)。
……共有1349页,真的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托尔斯泰在最后四十页中对自己的历史观(包括人思考的自由性和行为的必然性)做了详细阐述,让我觉得头疼。虽然我之前学过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托尔斯泰的解释也很通俗易懂,但我还是觉得阅读起来费劲,每读一句都要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就是这样读一句思考一句才会累,毕竟这是一个一个半世纪前的作品,不思考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小脑袋……)阅读完之后才发现理论居然毫无瑕疵……很多地方说的很有道理,证明也很充分(不愧是站在文学金字塔顶端的人(∗❛ั∀❛ั∗)✧*。)(PS:我不知为何感觉托尔斯泰是为了这个观点而包了一大锅饺子,只是这个饺子本身也很好吃)。尽管我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我一直不太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英雄的观点,即英雄的出现只是各种偶然因素的促使,如果没有A成为英雄,也会有B成为英雄(好像是这么说的……最近一次看到这个观点已经是两年前了,记忆已经不太清晰了…………)。但是,看完《战争与和平》之后,我有些理解这种观点了,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其他历史人物,并不是他们发出命令,人民执行,然后推动了历史的大步向前,而是人民的意愿让英雄们做出了符合人民意愿的选择,然后恰巧人民采取了行动,所以英雄成了英雄。本质上,英雄只是那个时候顺应了人民某种意愿的人而已,《Fate/Zero》中亚历山大大帝有一句台词是:王并不孤,王的意愿是所有臣民意愿的总和。英雄大概就是这样吧。(但是,我仍然认为每一件事都有它自己的因果关系,英雄的出现是有偶然因素的,但相对而言,他成为英雄而不是其他人意味着他在那个时期一定具备了某种特殊性或独立性,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当英雄)。(PS: 书中对沙皇简直一无是处……我总觉得托尔斯泰对沙皇恶意过大,所以我想看一部沙皇的传记)1300多页的书不算短,也不算容易读懂,但是,抛开这些因素,我觉得还不错,我的许多想法和托尔斯泰在书中的阐述或倡导是相似甚至一致的,(总觉得自己在给自己贴金(/_\))所以读起来还是舒服和快乐的(比读《飘》舒服多了QAQ)。啊,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最近我有时候会思考宗教这个东西,越想越觉得宗教是必要的,尤其对于普通人,而且宗教和科学无论如何,只是解读世界的不同方法而已,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多一个方法多一个选择又有何不可呢(我没有说我信教,我只是想说,与其否定它的存在,在扩展自己内心的同时,它也许更重要。毕竟,如果你真的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那么其他事物的有与无还有那么大的意义吗?信则有,不信则无,就这么简单)。所以,在这个时候读到这本书真的很幸运。(PS: 但是,这个故事的结尾太突然了,很多重要角色,比如索妮娅多洛霍夫之类的未来并没有交代,真的让人有些遗憾和意犹未尽)(PPS: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用“煞笔”这样指责他人智商的粗鲁词汇也许只有用在自己身上才最合适)
另外,其实我觉得最后一章如果从中摘出来,以论文的形式发布可能会更好,因为最后四十页的独立性太强了,难免夺去了整个《战争与和平》的风头,将它单独摘出来对小说的结构不会产生影响,反而可以更好地保持小说的纯粹性,让读者更多地关注文本故事中的内容(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些人吃饺子会蘸醋,有些人则不喜欢蘸醋,我正好是那种不蘸任何调料的人)(本来还想继续说几句,但是《战争与和平》太庞大了……无从谈起……就……干脆不谈了(/_\)大怨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