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在感叹身边没有朋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谈恋爱,孤独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最近我读了贾洋老师的《孤独笔记》,第一次觉得孤独也可以有力量感。
贾洋老师是一位八零后作家和电影编剧,同时也是山东人。他的这本书是一部奇幻小说,但是有趣的是,你能从中找到一些曾经经历过的熟悉感。整本书通过一个失眠的青年和会说话的猫一起寻找古金币的故事,融入了对人生价值和世界本质等问题的思考。同时,书中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念:当我们决定追求梦想时,不要犹豫和怀疑,这只是一场关于成长的旅程,只有拥有勇气、智慧、执念,并经受考验,才能完善自己的人生。
第一章“关于不知名的少年”中提到了纸牌这个游戏,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介绍了纸牌游戏的发明者。作者和他第一次见面是在1999年初秋,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他们都是十六岁的高中生,成为了好朋友。一次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活动成为了他们的相识契机。那是一部在当时高中生口味上不怎么合适的国产黑白老电影,电影的名字作者已经记不清了。这个男生是出身富贵家庭的孩子,他们成了特别好的朋友,甚至上课休息时间他都会爬两层楼去和他聊几句。虽然他的身世了解得不多,大家都可以看得出他出自一个富裕家庭。每当下雨天,总有一辆黑色的高级轿车在校门口等他,这在当年的学校里是独一无二的。另外,他手腕上常佩戴一块朗格手表,也是他家很厉害的证据之一。
那一章节还提到了《小王子》这本书,我觉得喜欢《小王子》的人内心都是充满美好和纯净的状态的。我想作者也是想传达给读这本书的读者们,只要内心充满爱和美好,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第二章“看似玄幻,却是真实的力量”中,我们总是谈论孤独,但是孤独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然而,作者通过场景描写、语言对场景的构建、独特的叙事方法,巧妙地将孤独的虚空感带入到我们的感知中,以一种奇异而神秘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纸张孤独作为引子,串联起了记忆、现实和空虚中的多重感知和叙事,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带来一种莫名的快感。
故事通过文字和情节构建了一座孤岛的方舟,让人们内心对爱的探寻不再模糊不清,变得真实可靠。这种平静的力量传递着爱和美好。故事还探讨了远方、梦想、选择以及心灵生活的感悟。书中提到了著名的职业画家,他在艺术领域一直不断探索,尽管也遇到了创作的瓶颈,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不断刷新自己的人生体验,活出了不同的自我。尽管无人理解他的心境和对艺术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孤独的,但在追逐艺术的路上,他的人生是丰盈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被埋没。马超老师的读书会上提到了香港的老一辈艺术家,比如梅艳芳和张国荣,他们用一生探索艺术的巅峰,从未停止脚步。还有上个月,在古城西安,三个男孩的演唱会票价高得离谱,让人觉得孤独有时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必要太迎合别人的期待。
《孤独笔记》中还提到了一本“无字书”,只有在满月时才会显示字迹。我们的人生不就像这本书一样吗?满月代表着我们真正内心丰盛的时刻,那种内心的满足要超过物质的追求,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近年来有很多励志书籍问世,但真正能触动内心的书籍却很少,《孤独笔记》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励志书,却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在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中,它鼓舞着我们,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相信美好的人生。当你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你人生的另一扇大门会为你慢慢打开,你会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遇见一个尽管孤独却与众不同的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