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充满爱恨交织的惊心动魄,恰恰是这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奠定了我们日后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这本《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能力》作者陈举带我们看懂内心的攻击性与内疚感、嫉羡与感恩、焦虑与抑郁。
0-3岁的情感和记忆,奠定了我们日后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学会如何去恨,就像学会如何去爱一样,应该成为我们毕生重要的课题。在本书中我们将跟随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攻击、内疚、嫉羡、感恩、焦虑、抑郁为什么它们是促进人格发展的重要心理能力。
在现在的心理咨询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们也经常听到“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克莱因认为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自我,尽管这时候的自我并不成熟,但它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幻想,将各种好与坏的体验转化为思考:吮吸乳汁变成了拥有富足的生命之源,饥饿变成了有待消灭的残害自己的敌人。婴儿的内心世界非但不是宁静的,还充满了爱与恨的此起彼伏,自我就在这样的爱恨冲突中开始发展了。所以我们在养育婴儿的过程中也要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她对爱与恨的回应与容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自我整合的发展。
在克莱因看来,自我向着整合的趋势发展,当能力具备时会形成一个更能协调生与死、爱和恨之间的冲突的自我。而这时候幻想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合。婴儿最开始的情感链接是与母亲在一起,后来在对母亲的纠结情感中,婴儿也意识到了父亲的存在。
父母之间的关系被婴儿感觉为一种失去母亲的危险,攻击性常常也指向父亲或者父母,从中我们能够理解,我们内心代表禁止、责备、管束的形象常常是诸如“严厉的父亲”“冷漠的母亲”或者“父母站在一起发起指责”。这是超我的体现,内心父母的严厉程度相对于真实的父母来说总是更为激烈和极端,像是拥有绝对权力的审判者。
克莱因的理论如同药剂般苦口,如同手术刀片般尖锐。我们去阅读,我们生命中被抑制的爱、恨、嫉羡等等深刻到几乎支配我们全部生活的情感都能够被理解,内在冲突感必被抚慰。我们透过克莱因的眼睛,得以理解本能的情感与冲动,看到让我们羞愧的情绪有存在的必要和积极的一面,也看到我们能够通过整合爱恨冲突,实现更好的心理能力和更健全的人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