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每个寒假,都会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去图书馆一口气用满指标借十五本书,立下一个宏伟目标,然后假期结束发现里面小说回忆录之类的都读完了,哲学或者经济理论这些专业的大部头还是没有勇气啃,原封不动还回去。西潮新潮就是前者的代表。
十多年后,在台北的二手书店里,偶然发现了和雅舍小品摆一起的西潮,随手买下来,放在了阅读列表的后半段,最近时间不够读大部头,于是拿出来作为生活的调剂。
十几年前,读书主要是看那些我不知道的故事,去感受蒋梦麟先生笔下的那个时代,如同第一次走上向往已久的旅游景点。作为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蒋先生是怎么记叙那个老北大的。
在台北重读的时候,却更多的在想,在抗战的烽火连天中,蒋先生腾出经历来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家乡,这样优美的文笔,是写给谁的呢。
换句话说,重读西潮,已经不那么关注写了什么,却更关注为什么写。
在现在这个纷乱的时代,看了形形色色为了各种需要刻意美化或者污蔑的文字,想想蒋先生当年用自己的一支笔,努力让西方了解中国人民的伟大和平凡,简而言之,是可以一起奋斗的战友,也是可以合作的朋友,绝非应该敌视的敌人。这么说的同时,也不卑不亢去记录西方侵略给中国带来的苦难。正如下面一些摘记。
后面收录了一些对中国、世界文化的看法,和林语堂、罗素当时的著作可以相参照,其实和主题不完全一致,就不赘述了。
另外,这本书里面还收录了当时岛内报纸的一些书评,算是意外收获。
摘记。
第八页中国既不是一个天申办挖能的国家,也不是一个低能的毫无作为的国家。她是一群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结合而成的国家。他们有爱、有恨、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成就、有失败;有时充满希望,有时陷入绝望。他们只是一群平平常常的人,世界人士不能对他们有份外的要求和期望,中国没有解决一切困难的万应灵丹,也没有随心所欲脱胎换骨的魔术。如果她已经有所成就的话,那也是平时以汗、战时以血换来的。
第五十四页太平军围城时,杭州的旗人全部被杀。内战结束以后,原来驻扎湖北荆州的一部分旗兵移驻杭州,来填补空缺。这些从荆州来的旗人当时还有健在的,而且说的湖北话。虽然他们多数已经去世,但是他们的子女仍旧住在哪里,而且说他们父辈所说的方言。道地湖北人很容易觉察这些旗人的湖北口音。但是从第三代开始,他们就说杭州的本地方言了。
第208页我辞卸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以后,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十月回到北京——这时已改称北平。但北京大学校名以历史关系名未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