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朋友发来《人物》公众号关于《芭比》导演格雷塔·葛韦格的推文,感叹说没想到35岁(40岁)在好莱坞也是个局限。没想到女性自我压制的成长困境在美国也是一样的。
是这样。如同读完《看不见的伤痕》,就知道美国男人也打女人。古往今来,贯穿中西,女性所经受的问题从来都是存在本身,而非选择。
解释暴力如何缓慢侵蚀一个人,是件十分困难的事。
家是避风港,伴侣是最亲密的爱人,由此生发的暴力可能比爱还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一次次偶然“失控”的击打,一场场关于“我太爱你”、“为了你好”、“是你逼我”的争吵与表白,施暴者渐渐在精神和身体上将受害者牢牢禁锢,剥夺她的自我人格。把暴力轻描淡写、为施暴找借口、指摘受害者、深刻致歉、表示会改变——这似曾相识的五步循环法,每一个施暴者无师自通。
身为旁观者,我们大可以、也通常会转向受害者,恨铁不成钢地大喊快逃啊,为什么不逃!但孩子、人情舆论、经济收益、社会对女性爱与柔顺的文化规训,以及清晰而剧烈、像呼吸一样时时萦绕的恐惧,足以扼住她们离开的脚步。只能在被狠狠威胁时,惊惶哀求“请不要杀我”——在求人饶命时还在说“请”的我们女人,从古到今不知用多少种语言说过同一句话的我们女人啊。每一步出逃、每一次反抗,都需要对传统彻底的颠覆、解构与重塑。只靠一朝一夕一人是不可能的。
这些案子都表明,一个可以从学校接孩子、去便利店、处理日常琐事、看起来自由的受害者,仍可能是个被动的人质,生活在伴侣的控制之下。
纵然家暴是在紧密的生活关系里发生的,但法制和公众眼中,很长时间内它都被视为一种家庭纠纷和隐私问题。在社会与他人的注视下,施暴者很多时候无需建造一座物理意义上的监狱。对大多数受害者来说,她的生活本身便是想逃而逃不脱的牢笼。
暴力不是情感问题,而是(一名女性的)伴侣执着于暴力的问题。
作者在旁观由男性施暴者组成的干预小组活动时,注意到已经改过自新的志愿者会用“想想你们的女儿”作情感劝服。这个看似很能引起共情的说法,实际上仍然是父权的占有欲和支配欲在作祟。“我们必须将自己代入其中,才能重视他人吗”上野千鹤子在《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也提到,把受害人先转化为自己身边女性的这种思路,其实“只是激发了男性对所有物遭到侵害的愤怒”。
暴力是错误的,强者对弱智、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就是错误的。暴力只是一种选择。
《看不见的伤痕》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但无论你身处哪个国家,正在扩张的亲密恐怖主义和家暴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我的责任是让这本书过时。
很显然,除了对于受害者和家暴者内心世界的精细探讨外,全书剩下三分之一关于美国反家暴运动现状的内容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有专门的反家暴中心、庇护所、过渡所、家暴高风险处理小组,由专业倡导者撰写家暴风险评估工具,在警界开展相关培训,曾经的施暴者变身志愿者组织暴力干预项目……积极联动家庭司法中心、青少年项目、施暴者干预项目、法庭改革、警方规程等各个系统部门,通力更新惩罚施暴者、救助受害者、以及从源头预防家暴的可行措施。
后记里作者密友姐姐遭受的真实事件,与本书的出版形成了荒谬又残酷的互文;作者的大声疾呼也在此刻达到了最高潮。同时,我们也更加无奈地心知肚明,她所记录、批判、建议的“时”在这里,还远远未到。
——很现实,但不能一味颓丧。近些年的关注和呼吁之声逐年高涨,有注目就是好事。努力贡献自己每一点微弱的声音,总有一日所有以爱为名、藏在家庭阴影里的罪恶会被正式揭露,正道惩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