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陵、汉未央宫、巍峨绵延的长城、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我们赞叹不绝的往往是帝皇的赫赫威名,或者传颂千古的美文华章,但是,很少有人会想象伟大建筑或精美工艺品背后的隐身者。是谁制造了它们? - 《秦汉工匠》,[美]李安敦,出品方:理想国。 - 秦、汉是大一统的朝代,天子之威高于一切,以倾国之力完成君命。这个“充满了美学化的物质制作的世界”,非常注重制度化生产,工匠们都是被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以“秦汉工匠”为考察对象,能够清晰观察中国物质文化的生产过程。 - 秦汉的制度相当完善,某些器物带有关于制作和流布的铭文或符号,有些是负责的工匠或作坊的特定标记。这些信息提供了对造型和装饰的风格分析,有利于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关于秦汉与西域、罗马的交往,也关于不同省份地域间的文化传播。 - 该书指出,秦汉工艺之发达,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那个时候的装配流水线。作者否定了兵马俑以每个真人书中举了许多文物例子,包括兵马俑、长信宫灯等在内的工艺品,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在流水线上,每个工人只执行生产过程的其中一个步骤,这种快速执行的重复任务,可以确保标准化和速度,他们并不期待创新。 - 作者考察了市场经济里的工匠,匠人之外,他们也是商人,这些工匠商人具有超越时代的“市场意识”,他们以铭文作为品牌标记,他们需要向朝廷缴纳额外的费用和税款,他们被严格限定生产范围,实施市场连坐制,一旦有战争或劳役,他们就是被首批征调的人选,这些工匠的后人很难摆脱低下的社会地位带来的污名。 - 秦汉宫殿群与日用品的炫耀式装饰,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内涵,我们可以感知当时的审美意趣、信仰观念和视觉文化。作者有意识地放置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背景里加以多方考察。 - 书中出现了对丁缓、张衡、蔡邕的小传式书写,并且关注了女性参与长安城墙修筑工程的历史材料。作者希望通过对秦汉工匠的历史书写,让物质文化研究更生动更丰富。书中对工匠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也有许多细致描写,在宏观的大叙事视角下也给予个体以关怀。 - 由于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该书屡获包括列文森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 中译版实物制作精良,非常好。 - 实拍图片供参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