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人企业》这本书,让我回想到了我之前就职的某个公司。 记得在我离职之前,每次招聘的时候大家都很发愁,因为公司的工作量并不大,人员的利用并不饱和,但是管理者却一直要求招人,以至于部分员工呈现一种懒散的状态,后来公司一度发不出工资,公司也因此债台高筑。
《一人企业》书中提及的这种小而美的经营状态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理念,我本人也很喜欢在一个小的团队里面拼搏的那种感觉。有些小企业不扩张可能是因为目前的经营状态尚佳,无需去扩展;也有一些是经营者本人觉得目前的体量是一种舒适的状态,在达到为自己设置的目标天花板后,不再进行扩张。不管如何,盲目的扩张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都不是有益的一件事,有时候当运作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从内部考虑调整,再去考虑扩张。“一人企业”绝不是要求公司不能扩张,只是阐明了一种商业模式。
本书的作者保罗·贾维斯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经营模式,获取了自己的“自由”。他也曾经是一个在职场兢兢业业的“打工人”,当通过职场经营起了自己的人脉,确定了副业的收入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后,毅然地离开了职场,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一人企业”给作者带来了更多的财富,更自由的空间以及更多与家人相处的空间。
疫情结束之后,很多人在居家办公的“后遗症”之下都开启了自由职业的模式。但是不得不说,“一人企业”的经营还是不能盲目。
不盲目的开展
保罗·贾维斯在开启“一人企业”的模式之前是把绘画当做第二曲线来经营的。当他发现自己这个技能足够支撑自己开展“一人企业”后,才决定离职开起自己的工作室,他在工作中积累的人脉和客户也足够他赚取丰厚的利润,而不是盲目的离职创业。
自由职业者这个词语盛行之后,很多人都开起了辞职创业模式。甚至于很多在职场混不下去的人也考虑通过自由职业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成功率着实很低,在别人为你提供了好环境、帮你承担了风险的情况下你都不能做好,盲目的开展自由职业能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
当然,不乏有些人因为特殊原因可以白手起家,成功经营。但是还是想要提醒大家,最好不要盲目的开起“一人企业”的模式。如果真的有这个打算,可以在职场中提高自己的自主性,主动地去完成领导没有交待的“隐藏任务”,锻炼自己多方面的领导能力。
不盲目的增长
不要盲目地扩张自己的企业规模。在阅读本书之后,这句话是在我脑海中扎根最深的一句。
可能是因为本人有着相关的经历,深知一个盲目增长后的公司内里的“空虚”。记得当时公司某些部门的工作任务很难完成,骨干员工加班情况很频繁,但是同样也有很多职员的工作十分不饱和。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积压的工作,公司不惜花高薪招聘,但是新入职的员工进入状态慢,由于骨干员工压力大,能够给到的培训也不到位,最后为公司产出了更多不饱和的人员。
综合公司的情况,人力部门给出的方式是优化培训+优化不合格人员+灵活用工。但是公司管理者认为只要坚持过忙碌的时间段就好了,后来的情况就是忙的更忙了,闲得的人就每天浪费时间拿工资。
管理者觉得,招聘到员工后一定能派上用场,公司的业务会越来越多。但是事与愿违,因为特殊时期,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少,员工工资成了最大的开销。就是因为盲目的招聘、扩张,导致某段时间业务爆发,内部人员产出跟不上,但是后期业务低迷,员工又过剩。
不盲目的维持
既然说小而美很好,有些经营者也会跟风盲目地保持。在公司的业务明明应该到了需要扩张的时机却依旧保持。“一人企业”的理念并不是反对扩张,有些经营者是因为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而保持不扩张,而其他则是需要在扩张之前做好评估,设定好目标,计算好扩展到什么状态是最佳的。
我有个朋友开了一个咨询公司,因为口碑很好,有很多老客户介绍了新客户,渐渐地公司目前的人员工作趋于饱和,加班时间越来越长,每天的工作状态都不是很好,但是顾客量还在增加。
朋友给现有的员工涨了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